化學小知識:鐵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鐵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Fe,原子序數(shù)是26,是最常用的金屬。它是過渡金屬的一種,是地殼含量第二高的金屬元素。

  鐵存在于人體所有的細胞內,各組織、器官包括各內分泌腺都含有鐵。肝臟、脾臟和肺組織內含量較為豐富。成人體內含鐵3~5克,大部分都以蛋白質復合物形式存在,極少部分以離子的形態(tài)存在。大約65%的鐵存在于血紅蛋白中,血紅蛋白在人體內主要執(zhí)行輸送氧和攜帶排出二氧化碳的任務。

  此外,血紅蛋白還有維持血液酸堿平衡的作用。人體中大約35%的鐵為儲存鐵,儲存鐵的主要形式是鐵蛋白,主要分布在肝臟、脾臟、骨髓等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整個鐵蛋白分子呈球形,具有相當大的結合和貯存鐵的能力,這種能力足以維持體內鐵的供應。鐵蛋白具有調節(jié)腸道鐵吸收的功能,還可防止原子鐵對組織和細胞產(chǎn)生毒性作用。

  另外,鐵蛋白有調節(jié)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作用,在感染時參加營養(yǎng)免疫。有人發(fā)現(xiàn)與白血病相關的抑制物也是一種鐵蛋白。在臨床上,血清鐵蛋白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指標,其值低為缺鐵,值高為鐵過多,這與肝細胞壞死。炎癥、腫瘤有關。其他的含鐵蛋白質,如含鐵酶類,雖然它們的含鐵量僅占人體總鐵量的0.1%左右,但所起的作用至關重大。它們參與了體內的重要生物化學過程,特別是在生物氧化中起重要作用。

  營養(yǎng)物質通過生物氧化而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含鐵酶類中的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單胺氧化酶在組織內起著分解代謝廢物的解毒作用;過氧化物酶還具有殺菌的機能。鐵是組織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缺鐵可引起多種組織改變和功能失調,如影響淋巴組織的發(fā)育和對感染的抵抗力。所以,人們應多食用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動物血和瘦肉,以增強抵抗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89596.html

相關閱讀:高中化學知識點:電化學有關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