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九年級上學期階段始介紹平行線截比例線段性質,進而將的應用于相似三角形的單元中。筆者曾做過私下訪查,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導學生此單元時大多只進行板書的講解及學生練習等,幾乎沒有用于實際的測量活動。雖然各版本教科書中,都有相似三角型的應用題目,但是學生只能從“平面性”的文字及圖形作“想象性”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相似三角形;教學;實地測量
一、前言
筆者曾帶過一個班級分組實施實地測量,活動進行經過一段時間后,該班級中的第一名學生跑來向我詢問如何測量,而且當下還沒有任何一組可以想出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法來測量。這場景著實讓我感到驚訝,于是乎我將概念圖畫出給學生提示,沒想到他們依舊無法從“平面”圖形來應用到“立體”的世界中。從這過程得知或許學生可以從這些應用題中解出答案,但如要在實際的場地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進行測量時卻又令學生難以想象。這凸顯學生缺乏“空間概念”及“帶的走的能力”。
二、活動設計
筆者曾設計本校的數(shù)學步道,其中一項關卡便是測量校內各項建筑物的高度。本活動選定三個主要目標物作測量:升旗桿高度、體育館高度及舊教室高度等。茲詳述如下:
1、活動主題:利用相似三角形法及等腰直角三角形法(橫倒法)測量學校建筑物高度。
2、實施年級:初中九年級上學期。
3、配合單元:初中數(shù)學第五冊第一章第二節(jié)相似三角形。
4、實施時機:在上述單元結束后分組實施。
5、活動準備:學習單、筆、尺。
6、課程時間:2節(jié)課(九十分鐘)。
7、教學理念:筆者第一次實施這堂課時,原以為學生可以將所學直接利用到實體建筑。沒想到帶領學生走到操場時,皆毫無頭緒。推論其原因可能是空間能力上的問題,他們無法將相似三角形的圖形套用在實體空間。于是當我對第二個班級實施時,特地先在班級教室以計算機軟件及實景照片講解測量方法,待學生了解后再帶出教室開始測量。利用數(shù)學原理測量實物方法很多,所采用的方法亦是相似三角形法。筆者礙于時間考慮,選定相似三角形法及橫倒法來做測量,各三個測量目標。為使學生更順利的完成測量,學習單采用最詳細的方法來設計。
(此部份教師可依學生程度差異適度增減學習單內容)
8、教學目標:
。1)能利用相似三角形法估算建筑物的高度。
。2)能利用其它方法估算建筑物的高度。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99588.html
相關閱讀:基于初中數(shù)學思想方法滲透策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