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有這樣的忠誠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哪兒有這樣的忠誠

[荷蘭]馮德爾

哪兒有這樣的忠誠

能比過夫妻間的真情,

世界上何處能覓?

兩顆灼熱的心靈交融,

牢固無比地結合為一,

悲歡與共。

不錯,還有母愛——

母子間堅切的紐帶,

母親慈愛地哺乳,

還那么久地孕育腹中,

經(jīng)受了多少憂慮和痛苦,

血流相通。

但一對男女的聯(lián)結

比這更強:兩手相攜,

任何力量都難分開,

過著純潔和平的生活,

共同穿越漫長的年代,

同心同德,勵志書籍。

熔合了魂與魂,

聯(lián)結了心和心,

才能產(chǎn)生這種紐帶,

愛強于死。沒有其他關系

比愛情更接近于神的愛,

光輝無比。

這種火,水澆不熄,

大自然點燃的火里

唯愛之火最高責。

能枯合心的是最強的膠

而一切城墻都終將平毀,

終將坍倒。

連鴿子也懂得愛,

她也會為愛志哀,

一旦失去了愛侶,

她就從此棲于枯樹枯枝,

苦苦地悲鳴啊哀哀哭泣,

至死方止。

柯姆斯特爾之妻

正是在這樣哀戚,

悼念之雪化成淚洪:

用胸膛捍衛(wèi)了百姓與城,

海斯布雷赫特一定已經(jīng)

獻出生命。

寬慰她吧,上帝,

求你賜給她福氣迎接凱旋的英雄。

她恐懼哀嘆,又熱切期盼

他已在途中,只不過有事情

耽誤了時間。

(飛白譯)

【賞析】

《哪兒有這樣的忠誠》同樣出自詩劇《海斯布雷赫特•凡•阿姆斯特爾》,這是第四幕中的一段合唱曲,當時,人們認為海斯布雷赫特已經(jīng)戰(zhàn)死,便以旁觀者的角度對海斯布雷赫特和他的妻子之間的堅貞愛情進行了歌頌,以此來寬慰她喪夫的哀痛。

合唱曲以反詰句為題,又以反詰句起首,在沒有回答的回答中首先肯定了二者感情的忠誠,然后將阿姆斯特爾夫婦之間的愛與母愛進行類比,略帶夸張卻不無真誠地將他們之間的愛情置于母愛之上,用這種“強于死”而“更接近神的愛”來凸現(xiàn)其高貴,為后面阿姆斯特爾之妻的痛徹心扉作鋪墊。

詩用紐帶的意象來肯定阿姆斯特爾夫婦的緊密相連;用火的意象來表明二者之間愛情的熾烈;用鴿子的意象來類比阿姆斯特爾之妻失去愛侶的痛楚,鴿子的意象與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布谷的意象一樣,為愛的悲鳴回環(huán)繚繞,至死方休;而如同《竇娥冤》中的六月飛雪,悼念之雪的意象更好地烘托了綿延四周的悲戚的場景,是感傷之淚喚來了漫天飛雪還是悼念之雪化成了淚洪,已經(jīng)無從分辨。

在詩歌的最后,抒情主人公請求上帝來寬慰這可憐的悲泣者,雖然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海斯布雷赫特已經(jīng)戰(zhàn)死沙場,但是主觀上還是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希望奇跡能夠出現(xiàn),英雄可以凱旋。全詩的語氣從開始的悲嘆到最后的上揚,上帝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變了人們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在此,詩人虔誠的宗教信仰可見一斑。

有“悲劇詩人”之稱的馮德爾酷愛古希臘的詩劇風格,詩人崇高而又深情的詩風在這兩出合唱曲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該合唱曲的氛圍深沉悲戚,感情時而奔放,時而低沉,這種悲劇詩中對抒情的倚重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巴羅克的藝術特征。

當然作為合唱曲,詩歌所具有的音樂美自然不必贅述,想必聽到這樣一首合唱曲誰能不為之悲泣?

馮德爾的詩劇創(chuàng)作在荷蘭文學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被公認為荷蘭最偉大的詩人——詩歌界的魯本斯。二者都在各自的領域執(zhí)著于同一個信念:藝術家取材于生活,而對生活進行古典化的加工,使之?發(fā)出古典的莊嚴氣息。馮德爾成為荷蘭黃金世紀的杰出代表。

據(jù)傳英國詩人彌爾頓的《失樂園》也是從他的另一部詩劇《路西弗》中獲得創(chuàng)作靈感的。(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22633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