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如何利用好多媒體課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從目前來看,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已普遍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適時、正確、高效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針對計算機課件在數學教學的優(yōu)勢與不足,談談自己的初淺看法。

一、不求時尚求實用

由于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能使課堂教學的密度大大提高,調動了學生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課件不僅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還會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調節(jié)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功能和優(yōu)勢。但是就目前而言,計算機輔助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人為的弊端。有些教師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代替教師的傳統(tǒng)板書罷了,失去了教學應有的鮮活和生動,教師成了操作員和畫面講解員,學生的興趣只停留在表面。有的教師事先明知道采用課件后教學效果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卻把它作為門面來裝飾,為用而用,不求實效。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對計算機課件要有正確認識,計算機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與地位也是工具,教學中選用的輔助媒體必須是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手段,課堂教學中能夠用實物處理的,就沒有必要非得使用媒體。同時,選用的媒體又要具有推廣性,盡量簡化使用條件,使大多數教師都容易掌握,會使用。另外能用黑板等傳統(tǒng)教學手段講清楚的,就不必用計算機,避免由原先低效的“人灌”,變成高速的“機灌”,欲速則不達,講求實用最重要。

二、不求便利求能力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展現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使學生原來難以覺察的東西能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感覺能力范圍之內。這就是運用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的目的。目前,我們看到的大多課件,無非是側重于教會學生知識,把教材內容中抽象的化為形象的,主要呈現那些原本需要教師講解、學生思考的東西,甚至包括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用計算機來代替。不少課件充當的只是電子圖書的角色,主要目的是通過“圖文并茂”幫助理解知識。計算機課件能夠使靜態(tài)變動態(tài)、抽象變形象,但是過多地使用計算機,把一切抽象問題都形象化,又不利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一切都形象化了,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數學又是一門特別需要抽象思維能力的學科,抽象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數學學習。課件應當符合啟發(fā)性原則,在努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充分顧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動腦動手,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三、不求一時求長遠

精心設計的課件往往是教師采用的“個體式”操作,它具有耗時多、規(guī)模小、效益低的特點。這樣的課件難以轉化為日常的教學資源,無疑是智力與財力的雙重浪費,這與當前的課件設計本身的“交互式”不符。目前大部分教師不會分解地取出課件中有助于自己教學的“課件碎片”進行“加工”,以致校內的課件開發(fā)時間長、運用頻率低下,形成高投入低效益的局面。實際上課件應該強化使用,并不是每堂課都要有完整的獨立課件,也并不是每堂課都要從頭到尾使用課件,有時候,一堂穿插幾幅圖片、一段動畫就能很好地解決本課的問題。

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要適時、適度的使用,要讓計算機課件為課堂教學服務。我認為課件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要突破、解決學習難點;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發(fā)學習動機;要顯示過程、形成表象;一定不能讓教學為計算機課件服務等。同時要發(fā)揮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常規(guī)教學手段的各自優(yōu)勢,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讓多媒體計算機促進教學向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邁進,為提高學生數學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起到架橋鋪路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75227.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