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在涉世之初,各方面的認知都還是朦朧的。在這個時期,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做一些自己做主的事,并開始有“違背”大人要求的叛逆行為,這是孩子處在青春期的正常行為,也正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
在青春期,青少年的情感忽上忽下,就如同一個人在蹦床上跳上跳下。德國兒童心理學家羅德·謝爾形容說,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像蹦床的床面,因為為了能夠?qū)ふ易晕遥嗄耆吮仨毷紫劝涯切┍人麄兏袡?quán)力的、有關(guān)系的人震動一次。在他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這些人還曾經(jīng)保護過他們。
處于青春期的少年是如此變化莫測,即使是來自“好人家”的孩子也會突然進入警察的視野,兒童心理學家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青春期放縱”,酗酒、吸毒和其他犯罪行為都包括在其中。另外一種相反的行為是“青春期苦行僧”。他們靜悄悄地龜縮在自己的世界里,回避和他人的談話,過著完全漫無目的、毫無計劃的生活。
有一個被父母認為很乖的孩子,突然有一天離家出走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在那里再也沒有老師和父母煩心的嘮叨,當然,也沒有了父母片刻不離的噓寒問暖。
在那個光怪陸離的都市,五百塊錢像一杯水倒進沙漠里一樣,很快就滲透沒了。看著日漸干癟的錢包,少年想到了放棄。但一想到回家可能會受到的嘲笑,他只好把淚水吞進了肚里。
城市很華麗,但少年很難找到她的入口,因為他的成長與這個城市的喧鬧無關(guān)。
為了生存,這個在家連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開始去一些小店打工。勞累一天,只為能擁有一頓熱飯和一個可以遮蔽風雨的住所——這些他曾經(jīng)唾手可得而又沒有絲毫珍惜過的東西,在那個離家遙遠的城市,伴隨著少年叛逆的成長。
春去秋來,一年很快要過去了。少年在飯店刷過盤子,在大公司做過保安,在酒店做過門童,在夜市里做過擺攤兒的小販……少年的雙手終于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漸漸長滿老繭。少年的心也隨著日出日落,懂得了以前父母生活的不易和他們對自己拳拳的愛心。
終于,在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少年撥通了那個熟記于心的號碼。電話那端,是父親激動的聲音和母親喜悅的啜泣……
父親說:“如果找到了你要的東西就回來吧!家里的門永遠為你開著。”
在掛斷電話的一剎那,少年淚流滿面。不久,少年登上了回家的火車。在行囊中,多了兩件買給爸媽的內(nèi)衣,包裝得樸實而美麗。這是一個懂事了的兒子,用自己的雙手為父母換來的新年禮物……
故事到了這里,就結(jié)束了。但少年的成長仍在繼續(xù),這只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雖然短暫,卻是最為關(guān)鍵的一個階段。
從叛逆到理解,心才真正長大了。其實,這個少年就是我們,是所有青春期朋友的一個縮影。他的喜怒哀樂,就散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許多少年,當?shù)搅艘欢挲g時開始自以為是,開始對家庭、對學校甚至對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叛逆心理。為什么要叛逆?因為他們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他們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昭示他們已經(jīng)長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于是他們開始尋找一種叫做榜樣的力量。謝霆鋒、韓寒、春樹……這個世界有那么多他們同齡的叛逆英雄,不禁讓他們熱血沸騰,時刻充滿在不羈中爆發(fā)的沖動。
但叛逆也正敗露了他們的幼稚和不成熟。就像一個標簽在告訴世人,他們在長大中、在躁動中尋找一種叫做獨立的東西。這時,作為父母,要耐心地等待他們成長,給予他們理解,小心地呵護他們。終歸,叛逆是要回歸到理智,沖動過后便是成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55069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