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積極引導,觀察畫面
繪本就是指圖畫書,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因此,教師在帶領幼兒一起閱讀時一定要積極引導,讓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關注圖畫書中的細節(jié),理解繪本內容。
2、 有效提問,生成回應
陶行知說得好:“發(fā)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那么,如何在繪本閱讀中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呢?應該從繪本閱讀的提問中著手,使提問更具魅力與藝術,更能激發(fā)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幼兒閱讀概念的形成,引導幼兒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猜想式提問讓幼兒想說,開放式提問讓幼兒敢說,遞進式提問讓幼兒喜歡說。教師拋出問題后幼兒根據這些問題進行回答,這時作為教師還要積極回應孩子們的回答,因為有時候孩子們的回答是出乎意料的,這就要求教師有善變應答的能力,讓閱讀活動更加有效。
3、 自主閱讀,加深理解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各大意。此外,一般來說圖畫書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版式,封面、扉頁、環(huán)襯、正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情節(jié)……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著翻頁,讓孩子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引導孩子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fā)現細節(jié)、感悟內涵,這就需要教師給幼兒提供一個自主閱讀的空間,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提升對作品的理解。
繪本推薦:欣賞《快活的獅子》后感
中班反思性說課??愛吃水果的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31180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