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辨瘧病脈證并治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辨瘧病脈證并治

【師曰瘧病其脈弦數(shù)者,熱多寒少;其脈弦遲者,寒多熱少。脈弦而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汗之,針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數(shù)者,風(fēng)發(fā)也,當(dāng)于少陽中求之。

【問曰瘧病以月一發(fā)者,當(dāng)以十五日愈,甚者當(dāng)月盡解,如其不差,當(dāng)云何?

【師曰此結(jié)為癥瘕,必有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方

鱉甲 柴胡 黃芩 大黃 牡丹 ?蟲 阿膠

右七味,各等分,搗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下,不能飲者,白飲亦可。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fā),則熱而少氣煩?,手足熱而欲嘔,此名疸瘧,白虎加桂枝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甘草二兩(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兩 人參三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瘧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jié)疼煩,時作嘔,此名溫瘧,宜白虎加桂枝湯。

白虎加桂枝湯方

(即前方去人參一味)

瘧病,多寒,或但寒不熱者,此名牡瘧,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湯亦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 云母(燒二日夜) 龍骨各等分

右三味,杵為散,未發(fā)前以漿水和服半錢匙。

柴胡桂姜湯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 干姜二兩 括萎根四兩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便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591569.html

相關(guān)閱讀: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無名氏《東門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一七四七年伊麗莎白 彼得羅夫娜女皇登基日頌(節(jié)選)_詩歌鑒賞
李白《贈盧司戶》原文翻譯及賞析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fēng)自在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