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原文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注釋

、芙蓉:荷花;金菊:黃色的菊花;斗:比勝;馨:散布得很遠的香氣。

2、天氣:氣候;重陽: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3、紅樹:這里指楓樹; 間:相間,夾雜。

4、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凈。

5、碧天:碧藍的天空。

6、茫茫:廣闊,深遠。

7、目斷:指望至視界所盡處,猶言凝神眺望;憑高目斷:依仗高處極目遠望,直到看不見。

8、鴻雁:即“雁”。大的叫鴻,小的叫雁。

9、思量:相思。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翻譯

在節(jié)氣接近重陽的時侯,芙蓉和金菊爭芳斗妍。遠處的鄉(xiāng)村,秋色如畫中一般美麗,樹林間從濃密的紅葉中透出稀疏的黃色.真是鮮亮可愛。

中原地區(qū),秋雨少,秋水無波,清澈明凈;天高氣爽,萬里無云,平原仰視,上天寬闊沒有邊際,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遠望,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無限的思念。

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賞析

《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這是一首秋日野游,遣興自娛的令詞。以寫景為主的小令,上片寫景,下片景中抒情,在節(jié)氣將近重陽的時候,芙蓉和金菊爭芳斗妍。遠處的鄉(xiāng)村,秋色如畫中一般的美麗,樹林間葉子紅紅黃黃,鮮亮可愛。秋水清淺無波,碧空萬里無云,原野上的小路茫無盡頭。登高遠望,鴻雁飛過之時,引起妻子對邊遠丈夫的“無限思量”,這是古詩詞中的極平常的主題。晏殊此首小令以疏淡的筆墨潑抹一幅秋景圖,透露出淡淡的情思。

晏殊一生仕途坦蕩,性情散淡,過著“未嘗一日不宴歡”的生活。為官之余,歌飲郊游自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必然反映在他的詞作當中。這首詞寫的是重陽登高的景與情。

這首詞全篇以寫景為主,通過對重陽節(jié)時登高所見的描寫,表達詞人怡然自得的雅興和由重陽節(jié)而引起的對遠方親友的思念,而這種思念的傷感卻是在隱約之間的。在語言上,這首詞在具備晏殊詞溫潤端麗的一股特點以外,尤見秀潔清新,為全詞高遠淡雅、陶然曠達的意境提供了豐富的表現(xiàn)力。另外,詞中注重色彩描寫,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寫出景物的色調,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給人以美的陶冶。

“芙蓉金菊斗馨香”句中的芙蓉(指荷花)和菊花都是秋季里開放的花。詞人寫秋日里萬花紛謝唯有芙蓉和滿目金菊競相綻放的景致,不單純是寫景,同時交待了季節(jié)。下句“天氣欲重陽”則更進一步點明節(jié)氣。中國古代有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俗!蔼氃诋愢l(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便是中國唐代大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詞人直言重陽,為后文登高寫景做了鋪墊。“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兩句正面寫景。臨高而望,遠方村落星星點點,在霜葉染成的紅樹之間點綴著片片的秋草和茂葉凋零之后的樹的枝丫。在秋日艷陽之下,如妙筆彩繪的圖畫。至此,秋日如畫美景,詞人昂然游興,躍然紙上。上片以流暢的筆墨描繪出重陽節(jié)前秋日登高所見景致,情思恬淡自然,語言明凈清新,不飾雕琢,亦不失于浮淺。

下片起首三句九字皆寫景。“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嬀硎嬲褂谔斓刂g,寫景氣勢恢宏,意境曠達間流露著淡淡的憂傷,并使上片中秋色如畫的靜物描寫進一步成為動態(tài)描寫,語言生動秀潔,精煉渾成。至于由此而起的思量之情則是觸景而發(fā)。極目高遠,盡見天地之間藍天白云,秋離氣爽。恰此時望見大雁天邊而來。鴻雁傳情之說古亦有之,詞人由此聯(lián)想起遠方疏親密友,引起對遠方親友的懷戀是十分自然的事。在前詞豐厚的鋪墊之上,聊以“無限思量”敘寄情思,又戛然而止。言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絕,蓄意綿綿,情溢詞外。詞的下片在寫景的基礎上,融入情思,增添了詞的內涵。

晏殊的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448604.html

相關閱讀: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三國志?妃嬪傳全文及翻譯
顏氏家訓?歸心篇全文及翻譯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