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中舉行過喜慶宴會
[俄國]斯盧切夫斯基
我的心中舉行過喜慶宴會。
盛裝出席的有愿望、幻想和撫慰,
大家親切交談,即興作詩朗誦,
信口編造故事,并且頻頻舉杯。
當夜幕降臨,睡夢出席宴會,
燈火模模糊糊,四處舞著幻影,
一陣陣甜蜜的絮語,還從遙遠的國度,
從非常明亮的地方,帶來了輕柔的歌聲……
現(xiàn)在全都變更。在服飾的褶痕下,
我的心中只能看見希望的骨架,
那黯然無光的面孔一動不動,
沒有歌聲,人生規(guī)劃,沒有笑語,也沒有祝酒的話。
困倦的酒廳已經四面透風,
只有一盞昏暗的油燈,放在角落里,
積滿灰塵,冒著黑煙,
請求把它盡快地吹熄……
(吳笛譯)
【賞析】
《我的心中舉行過喜慶的宴會》是一首典型的斯盧切夫斯基風格的詩歌:詩中喜悲突轉的主題,獨特的語言風格以及略微晦澀的寓意,都是其詩歌所慣有的。
全詩共四節(jié),分成前后兩部分,上半部分的喜慶、美妙與下半部分的凄涼、暗淡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出作者對現(xiàn)實的失望心境。如第二節(jié)作者熱烈地表現(xiàn)了夢境的美妙,他不吝以甜蜜、明亮、輕柔等詞語的堆砌,來修飾燈火、幻影、絮語、歌聲等因素,以再現(xiàn)一個模糊卻愉快的夢境。而最末一節(jié),作者強調了現(xiàn)實的衰敗程度,最后以一盞昏暗的油燈為意象,將自己灰暗的心境完整地外化。
“我的心中舉行過喜慶的宴會”,詩歌的重點在于“過”,它可以是一種過去時,也可以是虛擬時。無論是過往還是幻想,哪種時態(tài)并不重要,詩人所要重點表達的是這“喜慶的宴會”與當前現(xiàn)實的差距。這是詩人面臨創(chuàng)作和生活時的困境,當然也是生活希望和藝術意義之所在。
斯盧切夫斯基慣于用出人意料的擬人化語言,來描述無生命的事物,從而達到準確又生動的效果,如愿望和幻想的“盛裝出席”、“希望的骨架”、“困倦的酒廳”等等。(趙建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21231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