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難易程度是由人們對他的態(tài)度決定的。
--邁克爾?波特
人總是會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事情越復雜,就越難看得清楚,人就越容易迷失。企業(yè)的管理者最容易犯這種錯誤,不斷將管理架構層層疊疊,制定出種種不必要的條文規(guī)則,以為這樣就可以將事情做好,結果適得其反。聰明的人是能夠將看起來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的,能夠抽絲剝繭把精要的事項抽出來,能找到關鍵點就能花最少的力氣達到最大的效果。
任何事情都肯定有更簡易的方法,任何問題都肯定有更簡單的答案,越簡單就越容易找到核心,越容易達致成功。
關于簡單
什么是簡單?很多人會問這個問題!其實,問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簡不簡單是你的選擇,一切由你決定!
假設你坐在一艘小艇上,剛好小艇駛到了湖中心,突然底部漏了一個洞,你會怎么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把洞堵住。
簡單不意味著單純,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心智模式。而且簡單永遠是相對而言的,沒有一個標準衡量這個是簡單,那個是復雜。簡單是有方向的,這個方向就是我們的目標。只不過是我們選擇了一個簡單的方式達成目標而已。
做到簡單是一個追求卓越的過程。我們生活中聽過很多這樣的故事,他們是一些傳奇的人物,在人們危急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解決了一些困擾大家的難題,結果那個人用的辦法又特別簡單,而且他的人又非常隨和、平易近人。最后你猜猜人們的焦點會去到哪里?自然是這個好像大俠的人身上--他是誰?他為什么會有如此高的水平?怎么練出來的?人們的思維也因此開始復雜起來了,"他有什么特異功能?""他有什么秘訣?"……往往這樣看問題的人都是一些復雜的人。他們的復雜是因為習慣平庸,對自己沒有很高的要求,于是,對于"捷徑"永遠都是那么的敏感,甚至他們相信真的有一天會被從天而降的好事砸暈,所以,他們的夢想就是熱衷于設計出越來越復雜的方法,想因此而功成名就。其實,就像一位印度的哲學家說的"不要把生命復雜成技巧,復雜成方法的生命會喪失所有喜悅的芬芳!"意思就是說,真的有一天你靠僥幸的方法讓好事從天而降,發(fā)生的一切都是你想要的,你真的得到了你夢寐以求的一切,但并不是靠你去挑戰(zhàn)、有所突破得到的,你的內心深處并不會感到震撼,并沒有因此開始欣賞自己和得到滿足,并不會得到那份自信和真正的快樂,事情發(fā)生是發(fā)生了而這種感受卻不是你想要的,它又有什么價值呢?原來,我們想要的東西竟然因復雜而越走越遠了,與其逃避現(xiàn)實,不如去面對挑戰(zhàn);把事情搞的復雜化,不如簡單的下個決心,勇敢的面對風雨,不正是那些風雨才能讓我們見到生命的彩虹嗎?人真正難以達到的不是看得見的標桿,而是那種通過心靈的歷練,達到自我實現(xiàn)、"爐火純青"的境界,所以,做人不必那么復雜,凡事追求卓越,不斷自我超越,一切將如期而至。
還是心態(tài)
事情發(fā)生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看事情的心態(tài)。有一個世界500強的公司,建成了一棟摩天大廈,剛剛搬進去辦公,每個員工都非常開心。一段時間以后,負責行政的副總裁聽到了很多抱怨,原因是大廈的電梯實在是太慢了,已經開始影響了正常工作。事情一出,總裁馬上召開辦公會議研究對策,結論是請5家頂級的樓宇服務公司來投標解決這個問題。5家公司標書中的方案簡單概括如下:
第一家公司的方案是--更換電梯的操作系統(tǒng),因為現(xiàn)在這個操作系統(tǒng)比最新推出的操作系統(tǒng)落后了,而新操作系統(tǒng)也不會提升速度。
第二家公司的方案是--增加電梯管理員,每個樓層配備4名管理員,24個小時輪流值班,服務上下電梯的人流,避免有人重復按"叫梯鍵"或按完離開,浪費上下時間。
第三家公司的意見是--花50萬美圓,換一部高速電梯,三個月時間就可以更換完畢。
第四家公司的設計是--在大廈外部安裝一部豪華觀光電梯,既可以解決到大廈頂層旅游觀光的問題,又便于有急事的員工,優(yōu)先乘坐這部電梯。
最后一家公司調查完所有抱怨的員工發(fā)現(xiàn),他們普遍對新大廈的物業(yè)服務不滿意,停車場控制系統(tǒng)經常出錯耽誤時間,餐廳的自動刷卡機也總是出現(xiàn)問題,凌晨2點以后沒有空調……等等,而且這家公司還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這個大廈的電梯是世界上目前速度最快的!也是最先進的!于是,這家公司的方案是--由他們承包了大廈所有的物業(yè)服務設施的維修工程,而且是長期的合作!
你猜,最后哪家公司會中標?很顯然是第五家公司中標了!他們是該項目中最大的贏家,他們贏在了心態(tài)上。對于第五家公司來說,前面四家公司的方法可謂是復雜,因為他們想當然地繞過了真正的原因--員工的不滿。第五家公司簡單的原因是,他們把焦點放在追求服務的卓越上,不是光為了賺客戶的錢,他們也為客戶省了錢,而且還幫助客戶發(fā)現(xiàn)了事情背后的真相,他們贏的理所當然。
然而,你的管理屬于哪種風格呢?如果你也正在一個復雜的怪圈中,不妨問問自己,是什么心態(tài)導致你如此復雜呢?
復雜不值得崇拜
世界著名的日用品大王--寶潔公司發(fā)現(xiàn),他們過去的20年間,在全球市場上推出了31種海飛絲洗發(fā)水,52種佳潔士牙膏……寶潔總裁得克?賈格爾在《商業(yè)周刊》上發(fā)表文章說"這些年,我們真是難為消費者了!"
在創(chuàng)新口號的推動下,那些隱藏在創(chuàng)新背后的敷衍心態(tài)也在制造復雜。寶潔發(fā)現(xiàn),過去他們的執(zhí)行系統(tǒng)非常的復雜。例如他們在搞產品促銷時,會有贈送金魚這樣希奇古怪的手段。而且,所謂"創(chuàng)新"的結果是,他們改良的產品和新推出的不同型號的產品,讓人目不暇接。如果創(chuàng)新的結果是把消費者搞得眼花繚亂,消費目標并不清晰,我想絕對不是生產商所想見到的。然而,事實如此,我們從中又有哪些啟發(fā)呢?
首先,企業(yè)中使工作復雜的原因并不是外部環(huán)境,而是內部成員的心態(tài)。每當團隊遇到困難的時候,人們最常說的就是"外部環(huán)境很嚴峻,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是的,這些我們并不否認,但是有一條最簡單的規(guī)律就是--所有競爭對手永遠是面對同一個環(huán)境、同一個市場,誰先接受了環(huán)境,誰先面對了挑戰(zhàn)很重要!面對的人很簡單,只有一條路可走;不面對的人則很復雜,他們有千千萬萬個理由。于是,企業(yè)能進步一定是有一部分人在不斷面對挑戰(zhàn),不斷解決更高難度的問題,讓企業(yè)登上更高的臺階;工作變得復雜也一定是有一部分人在逃避挑戰(zhàn),利用復雜來維持相對舒適一點的環(huán)境。然后,這些人就制造出"對事不對人"、"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等等使事情更加復雜的觀念。所有的事都是人搞出來的,"不對人"如何能解決呢?所有的"沒做好"都是因為有差距,不學習不面對如何能進步呢?
其次,對于改變的態(tài)度是復雜的根源。心態(tài)教練就是因劇變而產生的,原因是在突如其來的改變面前,每個人的心態(tài)反應千差萬別、方向各異,而團隊如果能有效發(fā)展的話,就必須把這些心態(tài)統(tǒng)一到一個共同的愿景上來。不能統(tǒng)一只能復雜。這里面就會出現(xiàn)利益、觀點和行為習慣的沖突與碰撞,而根源只有一個--就是面對改變的心態(tài)不同。
最后,無效的溝通導致事情更加復雜化。團隊中無效的溝通主要體現(xiàn)在工作目標不明確上,最明顯的是挑戰(zhàn)的目標太多,缺乏重點。比如一家公司要求員工同時兼顧37項目標,其實等于沒有目標,每天做一個,一個月都做不完。也許公司的領導層的目標是清晰的,但要讓基層的員工弄清目標,意味著我們要通過有效的溝通來完成;有的公司有目標,員工帶著目標去工作,但是沒有定期的反饋,他們又很快失去方向了,等上司和他們溝通的時候,事情已經復雜化了,反而需要更加多的溝通,如此雪上加霜,事情就會復雜再復雜,管理也會更煩瑣。還有的復雜化是因為,領導經常以緊急的事情代替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同樣因為時間的流逝,又變成更緊急的事情,總有如此緊迫的事情追著,溝通的時間變得更加的寶貴,最后不得不把溝通變成快速收集信息,結果溝通流于表面,人們對問題缺乏深入的理解,更麻煩、更混亂的事情又應運而生。
簡單需要原則
有句話說"不經過復雜的簡單是蒼白的"。在做心態(tài)教練的過程中,要做到簡單也不容易,因為簡單是需要有原則來指導,不是盲目的簡單。然而一旦做到了簡單,你的教練水平會青云直上,融會貫通。簡單定律的第一個原則--一致性。
對于個人來說一致性就是"知行合一",對于團隊來說就是"目標統(tǒng)一"。
個人的一致性包括:
身份--你是誰?如何定義你自己?
信念--你的價值觀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事業(yè)、生活和人際關系?
能力--你所掌握的做事方法和技巧?
行為--你的所作所為?你的一舉一動?
環(huán)境--你現(xiàn)在所處的環(huán)境?你想在哪里?
成就--你要實現(xiàn)什么?已經做到了什么?
一致性就是指上面六個因素是統(tǒng)一的,完全是朝同一個方向排列的。能做到"一致性"的人,將擁有更大的力量。能做到"一致性"的教練,將擁有更強的穿透力。能做到"一致性"的團隊領導,也會擁有更強大的領導力。那么,怎樣才是做到"一致性"?
例如:假設我是一個好的心態(tài)教練。
身份:我是一個好教練。
信念:我永遠都會追求卓越。
能力:我擁有出色的溝通能力和洞察力。
行為:我每次面對被教練者都很專注、很認真,每次都能支持到對方,每次做教練都有一些進步。
環(huán)境:我現(xiàn)在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教練,很受歡迎。
成就:我運用心態(tài)教練成功地幫助了很多人建立了積極的生活方式。
這些元素,因為一致所以統(tǒng)一,因為統(tǒng)一所以更有爆發(fā)力。簡單不需要有欺騙,也不需要有借口,簡單就是真誠、表里如一、坦蕩蕩,只需要坦誠的遵循一個原則朝一個方向去走,于是簡單也很輕松、很方便。
團隊的"目標統(tǒng)一"是指團隊成員各自的目標加在一起,和團隊的大目標是完全一致的。檢視一個團隊是否"目標統(tǒng)一"?只需要問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我們準備做什么?";另一個是"我準備做什么?"。問完之后,就知道二者是否是統(tǒng)一的。
如果團隊里的目標不統(tǒng)一、不一致,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出在心態(tài)上,因為在技巧上,無論什么樣的個人目標都可以先通過團隊的目標來實現(xiàn),如果真的是完全對立,那么這個成員要么早已經離開,要么正準備離開,所以,成員和團隊目標不一致--只能說明心態(tài)上不能達成共識!而做為團隊的領導者,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不斷調整這部分人的心態(tài),讓個人與團隊能實現(xiàn)共贏,目標達成共識。做到了團隊所有人的"目標統(tǒng)一",管理團隊的工作也就變得簡單了。簡單定律的第二個原則--面對真相。
每個人都有一個能力范圍,在這個范圍內人會有安全感,做事有把握,我們就把這個空間叫做"舒適區(qū)"。個人和團隊每次的突破和超越,都是通過走出"舒適區(qū)"而實現(xiàn)的。然而,走出"舒適區(qū)"也需要付出代價,就是要面對痛苦、不舒服、不喜歡……等,有很多不好的感覺來配套,所以,大家就會逃避,不愿意去面對。無論是心態(tài)教練還是教練型領導者,都是主動超越并追求卓越的一群人,他們的特點就是在任何的挑戰(zhàn)中創(chuàng)造非凡業(yè)績,就是《從優(yōu)秀到卓越》一書中所指的--第五級領導者。因此,面對真相極其重要,好像是空氣一樣,離開了就會停止不前。面對真相最重要的幾個方面:
1)面對個人利益的貪圖。當領導者或教練自己掉進利益得失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的時候,要有能力面對自己,才能放下自我,拿到力量。
2)面對炫耀個人魅力。人一旦進入炫耀個人魅力的誤區(qū),便產生局限,自以為是,抗拒變革,否定別人的看法和可能性,更不愿意接受團隊的共識,最可怕的是不能聽到真話,不能坦誠溝通。
3)面對只說不做的情況。只說不做沒有任何執(zhí)行力可言。在企業(yè)里典型的表現(xiàn)"以案頭工作代替了行動"、"以討論和規(guī)劃代替了行動"、"以企業(yè)信條代替了行動"等等。
4)面對只做不想。沒有時間去做反思,就容易偏離方向,只有"審慎思考",才能"貫徹到底"。
5)面對沒有效率。高效的團隊就是成功的保障。一個反應迅速,隨時應變的團隊是需要挑戰(zhàn)的。
6)面對沒有立場。太在意個人得失就會失去立場,沒有立場的領導者無法領導出卓越的團隊。
7)面對不完美。完美不等于卓越,完美是不切實際的期望,而卓越是每次超越自己的現(xiàn)狀。
8)面對自己是錯的。這一點是大部分領導者不能容忍的,但是能超越這一點的領導者就會是出類拔萃的。
對于簡單定律,要做到并不需要更多的技巧,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氣、毅力和決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jiaolian/12953.html
相關閱讀:智慧就在歡笑間
教練世紀已經來臨
彼得原理
如何當好下屬的教練?
NLP教練技術的四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