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學家第斯惠指出:“數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一節(jié)課中,有的學生學的主動活潑、津津有味,有的學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這種現象歸根到底是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數學也是如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活動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數學學習的社會意義,激發(fā)更大的學習欲望與更強的學習動力,興趣的形成和發(fā)展總是和成功聯系起來的,常成功的活動,人們對它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學習活動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頑強的追求和積極的探索。培養(yǎng)興趣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數學知識教學進行。
因而,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潛力,創(chuàng)設美好的數學情境教學,以便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激發(fā)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動求索,從而獲得最佳效果。下面,就我多年來在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看法。
一、認知數學學習重要性、必要性,培養(yǎng)學生興趣
興趣是力求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使人對某些事物給予優(yōu)先注意,積極的探索,并且?guī)в蟹e極的情緒色彩。興趣可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是指對事物或活動本身的興趣。例如對繪畫、唱歌等的興趣。間接興趣是指對某種活動或活動本身并沒有興趣,但對活動的結果或事物的意義感興趣。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人的興趣并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興趣是可以培養(yǎng)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對某種事物產生了興趣,才能想去接觸它、認識它、了解它、探索它。
二、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fā)學習的動機
進入學校的學生,對學習充滿著自信和希望。而隨著數學內容增多了,又大大的提高了難度、廣度。雖然許多學生平時也很用功學習,但由于學習方法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沒有能很快的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加上幾次測驗考的不理想,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的腦子笨,不是學數學的料,學習情緒也會很快的低落下來,喪失了數學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時,要給學生擺事實,講理由,分析原因,來鼓勵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平時提問題,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漸進,把握好梯度,要讓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心中有一種成就感,要讓學生認為數學起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難,自己只要努力,只要堅持,付出是有回報的。平時,對考試、作業(yè)中的錯誤,要耐心地幫助分析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知識點掌握的不夠熟練,還是其它的原因。然后讓學生再做類似的習題,來重新測試,來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活用現代教學手段,“活躍”課堂,從感官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將進入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教學課件,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從聽覺、視覺等各種感官接觸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可以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活力、絢麗的色彩、清晰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將干巴巴的說教變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變得具體,靜的變成動的,虛幻的變成真實的。既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又能將學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來,使課堂也“活”起來。在傳統教學中,學生一般是從教師那里被動地接受事實,而多媒體軟件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學習數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聽數學”轉變?yōu)椤白鰯祵W”,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入思維境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而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應用于現實。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借用現實中的數學問題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把例題生活化,讓學生易懂易掌握。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學數學是有用的,無形中產生了學習數學的動力。
例如:在講授數學建模這節(jié)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在煤氣灶上,在相同的條件下,把相同的水燒開,開關的旋鈕旋到什么角度時,才能使煤氣燃料用的最少?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點撥誘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實驗。通過數據的收集、數據的擬合,來構造數學模型,經歷將一個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數學化的過程。因為數學化,就是數學的組織現實世界的過程。數學社會化,社會數學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現實世界中許多實際問題所以不僅要學好數學理論知識,還要學會數學思考,將學習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于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讓從中。體會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數學化和從符號到概念的數學化,叢中感受數學發(fā)現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28840.html
相關閱讀:學好高中數學立體幾何的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