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如何使自主學習落到實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課堂教學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更要努力使學生掌握獲取學習知識的本領,也要盡力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

教師要明確認識:學生的知識不是教師講會教會,而是學生自己想會練會的。

所以,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全體學生積極思維和參與,這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根據心理學知識,學習知識有兩個智力背景問題,凡是新知識與智力背景近就容易掌握,反之就不容易掌握。因此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教學服務,較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和參與的積極性,也會使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讓學生看、想、聯(lián),調動了學生的原有的智力背景,密切了它和新知識的聯(lián)系,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這樣的教學過程,動靜有致學生學習過程興趣保持較好,參與的密度也較大;同時,在掌握“雙基”的基礎上也獲得了一些數學學習的方法。

教師必須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生動活潑的獲取知識,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新觀念做3種嘗試

1、讓學生自學課本

數學教材中的一部分內容,前后聯(lián)系比較密切,通過“溫故”較容易實現(xiàn)知識遷移而獲得新知;這樣的內容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主動學習的好機會。

2、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良好品德

合作學習時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所需要的,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互助精神和人際關系,又能夠拓展學生思路,解決一些數學中的疑難問題。

合作學習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搭配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性格差異,二是人數不宜太少,一般應六人左右為宜;合作學習小組的組長不一定固定的,可以采用激勵性輪流擔任;合作學習不一定只是討論、交流一些數學中的問題,還可以自主的自學課本內容。

3、鼓勵學生質疑和探索

無論學生在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做作業(yè),教師講解時,還是在課外提出的問題,教師都要予以熱情幫助,都要有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愛心和誠心。探索是促進學生素質提高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但是由于學生受年齡和知識經驗兩大因素的制約,需要教師的組織和指導。

首先是在教學活動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置身于探索問題的情境中。

其次是對需要學生探索的問題,教師的預期目標不必是單一的,要求人人都能成功,要充分估計部分學生或許會失敗,所以要耐心疏導和允許反復,要時時鼓勵后進生,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教師要隨時了解掌握各組的信息動態(tài),需要及時幫助、點撥、指導的,能解決的,特殊的問題可以在小組及時解決,帶普遍性的可帶到課堂上各組交流時再解決

學生掌握知識的信息反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同樣要精心組織;為了達到及時反饋,及時糾正的目的,練習的當堂批改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練習的當堂批改可以有下面3種方式:

1、當堂巡視批改

教師在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手批改,看到做錯的題目及時指出錯誤,讓學生及時糾正;這樣,教師就能及時掌握學生獲取知識的信息,使學生既能及時知曉對錯,立即糾正,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防止厭煩情緒和負面定勢產生。

2、在學習小組中互批互糾或互批自糾

當練習完成后,在學習小組各成員之間交流,互相批改或指出錯誤以后自己批改,這種方法能使學生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提高辨識能力。

3、學生自我檢查校對

能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的知識內容,整理練習過程的思路,逐步養(yǎng)成檢驗結果的良好習慣。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個性潛能,為他們點撥思考方向和學習方法,促進他們提高認識,掌握方法,獲得方展,使自主學習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

來源“7C教育資源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28832.html

相關閱讀:中學課改形勢下數學教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