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精彩巧妙的問題情境,不僅會引起學生的注意,起到承前啟后、建立知識聯(lián)系的作用,能讓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去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給學生智慧的啟迪和美的享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能使學生由情人境,學習欲望高漲,興趣濃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就一些做法加以總結,就此談一些體會。
一、創(chuàng)設數學實驗的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也不例外,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整個過程就難以暢通。有些數學概念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親自實驗去領悟數學概念的形成,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通過觀察發(fā)現得出概念,探索反思中掌握數學概念.
案例1:橢圓概念(1)學生動手實驗,獲得感性認識。(授課前一周要求學生事先準備一個鞋盒的外殼、兩個小圖釘和一條細線)先用圖釘將細線的兩端固定,再用鉛筆把細線拉緊,使筆尖在紙上慢慢移動,畫得圖形為橢圓。
(2)提出問題,思考討論。先固定圖釘再系細線,是否一定能畫出橢圓?試試看.橢圓上的點有何特征?當細線長大于圖釘距離時,其軌跡是什么?當細線長等于圖釘距離時,其軌跡是什么?當細線長小于圖釘距離時,其軌跡是什么?你能給橢圓下一個定義嗎?這一環(huán)節(jié)整個課堂氣氛高漲,學生紛紛作答。
(3)揭示本質,給出定義。學生經歷了實驗、討論后,對橢圓的定義的實質會較易掌握,不易犯忽略橢圓定義中的定長應大于焦距的錯誤。
二、通過趣味性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要善于用一些趣味性的問題來創(chuàng)設和諧、歡樂的教學氣氛,這是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運用得好,能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使學生能深刻理解學習新知識的真正意義。下面是在聽課中所聽到的一位老師創(chuàng)設比較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案例。
案例2、等比數列前n項和
師:同學們,我愿意在一個月(按30天算)內每天給你們1000元,但在這個月內,你們必須:第一天給我回扣1分錢,第二天給我回扣2分錢,第三天給我回扣4分錢……即后一天回扣的錢數是前一天的2倍,你們愿不愿意?
(問題一出立即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大家七嘴八舌,有的因“數字1000”的誘人盲目回答:“愿意!”,有的因“條件”有沒有陷阱沉思不語,而有的同學卻在對“收支”情況進行“核算”。在一兩分鐘后,突然有一位同學舉手這樣回答到)
生:應該算出1+2+4+…+229的和,然后與1000×30×100比較,但我不會算1+2+4+…+229。(同學們發(fā)出一陣笑聲)
師:這位同學很聰明!這正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一個“等比數列前n項和”問題……
通過這樣一個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不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更是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讓學生產生“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內在動力。事實上,這節(jié)課同學們至始至終呈現出高昂的情緒和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最后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不得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
三、創(chuàng)設數學概念教學問題情境應注意問題
1.注意問題情境的呈現方式
有了恰當的問題情境,還必須注意問題情境的呈現方式。筆者認為:問題情境的呈現要以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fā)揮為前提,并重視知識的發(fā)現和探索過程,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問題的呈現能使學生充分地層開思維活動。教師應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不要急于將答案告訴學生,應把發(fā)現問題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暴露。
2.注意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原則??
由于數學概念、規(guī)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又很多,但必須做到科學、適度,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原則:(1)要有難度,但須在學生的“最近發(fā)現區(qū)”內,使學生可以“跳一跳,夠得著”;(2)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應面向全體學生,切忌專為少數人設置;(3)要簡潔明確,有針對性、目的性,表達簡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學生盲目應付,思維混亂;(4)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問少而精,學生質疑多且深。
論文中心,作者:宋林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71794.html
相關閱讀:2017年高考數學第二輪復習方法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