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高考歷史備考時,考生最常見的三個問題。
高考是不是考概念?當然考!
高考概念用不用背?當然用!
高考概念背些什么?……
前兩個問題都好回答,但第三個,回答起來真的有難度。
按照新東方的一貫特色,我們的授課都是直接針對考試。所以我們會直接將概念分成兩類,“高考考查的”與“高考不考的”,我們只講考試中會出現(xiàn)的概念,其他的一概不提。在“高考考查的”概念中,按考察深度,又可以分為“識記”、“理解”、“深度掌握”三個類別,而這三個類別,都離不開對細節(jié)的掌握。
細節(jié)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時間。歷史本來就是關于時間的藝術,在高考歷史里,材料審讀時的第一識別標志也是時間。時間的重要性我想毋庸贅言,考生們也都很熟悉按照時間去背記概念的方法。但今天我想著重去講一些考生們普遍容易忽略的時間細節(jié)——隱藏在高考概念背后的時間標簽。
有些概念一眼望去,是看不出時間含義的,但別忘了,所有的概念背后都會有一個小小的時間標簽。比如“蘇聯(lián)”這個概念,如果我問到蘇聯(lián)的歷史,許多同學都會回答是從1917年一直到1991年。那么便來看看下面這道題:
1952年我國郵電部發(fā)行紀念十月革命的郵票,名稱為“偉大的蘇聯(lián)十月革命35周年紀念”,全套4枚。其中第—枚圖案為毛澤東訪蘇期間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圖案為列寧在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上講話。此套郵票成為我國第一套錯體票,其錯誤在于
A.郵票的名稱B.周年紀念的時間C.第一枚的圖案D.第二枚的圖案
看到這道題,很多考生都會犯嘀咕,仔細算一下1917到1952,確實是35年,莫非是郵票的內容錯了?可這兩個內容我們實在不熟悉呀,那該如何抉擇呢?
其實這個題目的正確答案是A項,郵票的名稱出錯了。請各位思考一個問題,蘇聯(lián)的全稱應該是什么呢?“蘇”自然是蘇維埃,“聯(lián)”則是聯(lián)盟。蘇聯(lián)的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既然是聯(lián)盟,就應該有多個國家才行。而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個國家自己肯定是不能和自己聯(lián)的,所以它的名字不叫做“蘇聯(lián)”,而叫做“蘇俄”,也可以稱為“俄國”。真正的“蘇聯(lián)”是在1922年才建立的。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在課上進行過講解。出現(xiàn)這種問題不賴考生,一來是蘇聯(lián)的歷史確實離今天有些久遠了,二來是人教版教材里,十月革命地概念出現(xiàn)在必修一,蘇聯(lián)的概念出現(xiàn)在必修二,教材編寫的體例也給考生們的備戰(zhàn)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下面再舉一個例子:
英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不僅反映了它們本身發(fā)生的地區(qū)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這表明,英法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成功標志著
A.工業(yè)生產(chǎn)方式確立B.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勝利
C.新社會制度的勝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這個題目的正確答案是C項。通過選項分析,可知AB兩項為一對,都和“工業(yè)”有關,CD兩項為一對,都和“制度”有關。D項一來說的沒有C項到位,二來至少英國直到今天還保留了“君主制度”,可排除。但AB兩項該如何排除呢?很多考生都認為,B項提到的“資產(chǎn)階級勝利”和題干中問題部分出現(xiàn)的“英法資產(chǎn)階級革命”緊密對應,當然是正答。
事實上,“資產(chǎn)階級勝利”顯然沒有問題,問題出在AB兩項的共同點“工業(yè)”上!肮I(yè)”也是個有時間標簽的概念,1765年工業(yè)革命以后才能談到“工業(yè)”這個詞。而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遠早于這個時間,故而當然應該排除AB兩項。
希望這兩個例子能夠給各位考生一定的啟示作用,在備戰(zhàn)高考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關注教材,另一方面也應該打破教材編寫體例,按時間順序整理知識點,除了我們在北京新東方的相關培訓課程上做的整理以外,真正可信的就只有靠每位考生自己親手耐心整理。不要依賴任何市面上的《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高中歷史知識掌中寶》之類的出版物,因為里面存在著大量的知識冗余。最后也請各位考生重視對知識的積累,日常做題是遇到的關于時間細節(jié)的問題,一定要專門標注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91653.html
相關閱讀:名師教你:如何才能學好高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