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師的高素質讓數(shù)學活潑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直以來,在學生眼中,最難學的學科是數(shù)學,最令人頭疼的也是數(shù)學,最枯燥無味的還是數(shù)學。那么,如何使數(shù)學課堂不再枯燥,便成為我一直研究的課題。現(xiàn)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讓學生“愿學”。

  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影響學生的情緒。面帶微笑的教師站在講臺上的一瞬間,師生之間便有了心靈上的溝通,便可將精力未完全集中的同學拉回課堂中。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有一種真正無私的愛。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必須和學生建立和諧的“情感場”。首先,教師要用高尚的品德樹立自己的威信,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正直,誠實守信,有一種樂于奉獻的精神;其次,要尊重、愛護、體貼學生,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主動了解學生,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在學生學習困難時給予幫助,在學生成功時給予贊揚,正確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這樣的教師才能引起學生的尊重、愛戴與欽佩,學生才會確信其教授知識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對于其所傳授的知識才能認真領會,才能對教師言聽計從,師生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才會產(chǎn)生共鳴。此時,教師的贊揚會引起學生的、內心的愉快和深深的滿足,教師的批評也才會激起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與信心,使他們真正覺得老師不是刁難,而是一種善意的批評和忠告。在此基礎上,師生才能達到一種心理相容的境界。二、用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讓學生“想學”。

  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提高學生素質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數(shù)學教師尤其要用精湛的教學藝術對課堂巧妙設計,在四十五分鐘里實現(xiàn)“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變單純的“知識輸入”為“能力培養(yǎng)、智力開發(fā)”。1、巧設導語,引入入勝。教師在備課時,必須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精心設計每堂課的導入語。在導入新課時,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敘述和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思維,增長學生的智慧,從而使學生精神振奮、興趣昂然的去學習新課。例如:在學習“概率”這部分知識時,我就從大家熟悉的七星彩、雙色球彩票入手,問學生:選擇那一種中獎可能性大?并要求學生說明理由。大家七嘴八舌、爭論不休,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

  2、豐富素材,語言幽默。生動、形象、多樣化的學習素材能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記憶,而幽默活潑的語言又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教師要針對他們的特征,選擇適當?shù)乃夭,采用貼切的語言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圓等知識時,我就用多媒體來展示相關的圖片、圖想;在學習函數(shù)、統(tǒng)計等知識時,我就用電腦來演示圖形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對枯燥的數(shù)學也有了形象生動的知識。3、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和探索的傾向。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就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對所學知識加以關注和研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常見、常用的例子,不斷激發(fā)起學習興趣。

  例如:講“一個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時我就用生活中“人人都想走進道”的現(xiàn)象,畫幾種走法讓學生去選;然后問學生:為什么都選那個最直接的路呢?學生回答:那條路最近。使學生不僅形象地理解了這一定理,還感悟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創(chuàng)設情景,享受成功。用親切的態(tài)度來設置問題的情景,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學生思考面臨的問題,以熱情幫助的態(tài)度給予學生點綴與啟迪,以飽滿的情緒去講解新的科學知識,以關切信任的態(tài)度去聽取學生的回答,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享受獨立思考的樂趣,體驗收獲成功的快樂。

  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讓學生“會學”。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獨具匠心,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發(fā)、學有得。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前出示閱讀題,閱讀完畢,通過提問或評估的方式來檢查閱讀的效果;或有計劃的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的予以表揚,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2、培養(yǎng)學生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的提問(特別是利用一題多解或需分類討論的問題),引發(fā)學生進入所創(chuàng)設的數(shù)學情景,運用“小組互學”的模式,引導他們積極探討數(shù)學知識,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探討的習慣,從而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guī)律。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可通過改編教材上的習題,使之一題多變、一題多解,更具有開放性,訓練學生通過多向思維來選擇信息,全方位進行觀察、思考,運用多種知識來重組解答,以此來培養(yǎng)學習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事實上,充滿思考性的練習題即便學生沒有完全解答上來,也能有效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有教師教學的火熱激情,有學生學習的不竭興趣,數(shù)學這門學科一定會擺脫枯燥無味,更加靈動活潑!

  來源:233網(wǎng)校論文中心作者:詹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21954.html

相關閱讀: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數(shù)學教學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