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學生喜歡數學的兩種有效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我們農村學生的數學基礎很差,數學又是一門高度抽象、嚴密邏輯的學科,怎樣讓農村學生喜歡數學呢?數學特級教師劉永寬告訴我們:“只有讓學生喜歡你,才能喜歡你所任教的課,只有你的課能實實在在地吸引學生,才能真正讓學生喜歡數學!辈贿^,另外兩種方法很有效。

  一、讓學生喜歡數學課

  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上。因此,我們必須好好地利用數學課讓學生喜歡數學。數學課上只有能實實在在地吸引學生,才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正確對待數學的美好情感,使其成為數學學習的積極參與者。

  (1)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密邏輯性的學科。許多學生對數學有懼怕心理,更談不上喜歡數學。但是,只要我們善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把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多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為每一位學生在數學課上都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以學生就會慢慢地喜歡上數學。

  在七年級下冊《認識事件的可能性》這一節(jié)中學習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確定事件的定義后,我說了一個事件: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是女的。學生們很快就判斷它是不可能事件。接著要求學生說出一個事件,并找一個同學來判斷它是哪一種事件。一聽可以考考自己的同學,大家都很積極地說開了……一個學生說:“我們人身上有206塊骨頭!贝蠹医械溃骸氨厝皇录!焙鋈宦牭揭粋聲音高叫起來:“錯!”大家的目光都聚到了調皮鬼劉軍偉的身上。只見他不緊不慢地說:“應該是不確定事件。比如我就沒有206塊骨頭。因為我小時候貪玩不小心把一根手指弄沒了!贝蠹乙荒樀拿H唬翼槃葸M行安全教育并強調:“劉軍偉說的很對,大家說得也有理,問題是判斷一個事件屬于哪類事件,要根據事件發(fā)生的條件來定的。你能說出一個這樣的例子嗎?”學生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探討……學生在這種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彼此間沒有了情感的距離,自由地發(fā)言,輕松地學習,品味著學習的濃濃樂趣,真正化“厭學”、“苦學”為“愛學”、“樂學”,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

  我們農村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都不高,絕大多數學生的數學基礎差。初一接班時兩個班70人,其中小學畢業(yè)考成績在70分以上的只有4人。如果我們按教學參考書要求的進度和難度進行教學的話,沒有幾個學生能接受,教學效率可想而知。課堂教學中我會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地處理教材,控制好教學的進度和難度,努力讓更多的學生成為數學課的主人,讓他們都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比如:七年級下冊《6.4因式分解的簡單應用》中有兩個知識目標:會應用因式分解進行多項式相除和應用因式分解解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我根據我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了處理,分兩節(jié)課來完成這兩個知識目標。每堂課只完成一個知識目標,這樣,整堂課的學習難度就降低了。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82119.html

相關閱讀:怎樣在高中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