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實踐》中實驗方法和原理復習一覽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生物技術實踐是一門科學探究的實驗課程,實驗原理是進行實驗設計和操作的依據,方法技術是實驗得以實施的重要保證。在高考復習備考中,掌握生物技術實踐中每個課題的方法和原理,有助于全面而宏觀把握每一個實驗內容。

 

實驗內容

方法技術

實驗原理

 

 

專題1

 

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應用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

 

 發(fā)酵法

微生物發(fā)酵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發(fā)酵等)

 

 亞硝酸鹽的測定

比色法 

(目測比較法)

在鹽酸酸化的條件下,用已知濃度的亞硝酸鈉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再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專題2

 

微生物培養(yǎng)與應用

 

 

 

 

 

 

 

 

 

微生物

實驗室培養(yǎng)

 

 無菌

 

技術

針對不同對象采用不同的消毒和滅菌的方法,在高溫、高壓、化學藥劑、強酸和強堿作用下,使微生物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本實驗采用酒精對實驗者雙手消毒,紫外線對操作環(huán)境照射消毒,對培養(yǎng)基采用高壓蒸汽滅菌,對玻璃器皿進行干熱滅菌和接種環(huán)灼燒滅菌等。

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

為了獲得大腸桿菌的純培養(yǎng),選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上操作,在培養(yǎng)基上將大腸桿菌稀釋或分散成單個細胞,經培養(yǎng)后可分離得到由單個細胞繁殖而來的子細胞群,即菌落。這個菌落就是一個純化的細菌菌落,這樣就達到分離純化的目的。

 

 

土樣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shù)

選擇培養(yǎng)法

能合成脲酶的細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為惟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能夠生長的細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細菌。

 

 

間接計數(shù)法

稀釋涂布平板法,常用來統(tǒng)計樣品中的活菌數(shù),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yǎng)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通過統(tǒng)計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就能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活細菌。

 

 

分解纖維素微生物的分離

 

 

 剛果紅染色法

剛果紅染料能與像纖維素這樣的多糖物質形成紅色復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纖維二糖和葡萄糖發(fā)生這種反應。在含有纖維素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剛果紅時,剛果紅能與培養(yǎng)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后,剛果紅-纖維素的復合物就無法形成,培養(yǎng)基中會出現(xiàn)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

專題3

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

菊花組織培養(yǎng)

 

組織培養(yǎng)技術

植物細胞全能性

月季花藥培養(yǎng)

 

 

 

 

 專題4

 

酶的研究與應用

果膠酶在果汁生產中的作用

 

 

 對照實驗法

酶的作用及溫度、pH等對酶活性的影響

探討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

 

 

 酵母細胞

 

的固定化

 

 

 包埋法

細胞個大,而酶分子很小;個大的細胞難以被吸附或結合,而個小的酶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酶更適合采用化學結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細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包埋法固定化酵母細胞是將酵母細胞均勻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載體中,本實驗選用的載體是海藻酸鈉。

 

 

 

 

 

 

 

 

 

 

 

 

 

 

 

 

 

 

 

 

 

 

 專題5

 

DNA與蛋白質技術

 

 

 

 

 

 

 DNA粗提取與鑒定

 

 

鹽析法

 

 

 

酒精沉淀法

 

顯色法

1.DNA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2mol/LNaCl溶液中,DNA溶解,部分蛋白質鹽析生成沉淀,過濾可除去部分蛋白質;在0.14mol/LNaCl溶液中時,DNA析出,過濾可除去部分蛋白質。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則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將DNA與蛋白質進一步分離。

 

3.利用DNA遇二苯胺(沸水。┏伤{色的特性,可以鑒定提取的DNA。

 

 

 

 多聚酶鏈式反應擴增DNA片段

 

 

 

 

 

PCR技術

其原理與細胞內DNA復制相似,但反應體系較簡單,其基本過程為:①變性:通過加熱至95℃左右,使DNA雙螺旋的氫鍵斷裂,形成單鏈DNA,作為反應的模板。②退火:將溫度降至引物的50℃左右或以下,引物與DNA模扳互補區(qū)域結合,形成雜交鏈。③延伸:當反應體系溫度升至72℃左右時,DNA聚合酶催化以引物為起始點的5?→3?DNA鏈延伸反應,形成新生DNA鏈。以上三步為一個循環(huán),每一個循環(huán)的產物作為下一個循環(huán)的模板,如此循環(huán)30次,介于兩個引物之間的DNA片段呈指數(shù)擴增。

 

 

 

 

 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凝膠色譜法

 

 電泳法

1. 凝膠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質分子不能進入凝膠顆粒內部,通過的路程短,移動速度快;相對分子質量小的蛋白質分子比較容易進入凝膠內的通道,通過的路程長,移動速度慢。因此,樣品中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質先流出,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分子后流出。因此得以分離。

 

2.電泳技術就是在電場的作用下,利用待分離樣品中各種分子帶電性質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狀等性質的差異,使帶電分子產生不同的遷移速度,從而達到對樣品進行分離、鑒定或提純的目的的。

 

 

專題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玫瑰精油的提取

水中蒸餾法

利用水蒸氣將揮發(fā)性較強的芳香油攜帶出來。

橘皮精油的提取

壓榨法

通過機械加壓,壓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胡蘿卜素的提取

萃取法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機溶劑中,蒸發(fā)溶劑后就可獲得芳香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60472.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必修之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