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十八中13-14學年度13級高一上學期段考試卷歷 史 注意:①本試卷共3 頁,答題卡 2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②請將所有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填空題或大題用黑色水性筆書寫,否則不得分。第Ⅰ卷(選擇題 共70 分)選擇題: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涂在答題卡上。1.“在古代社會,天子之子為天子,公之子為公,卿之子為卿,大夫之子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統(tǒng)。”該材料反映了以下哪種制度? A.宗法制 B.郡縣制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 2.“直要到秦漢,中央方面才有一個更像樣的統(tǒng)一政府,而其所轄的各地方,也已經(jīng)不是封建性的諸侯列國并存!边@主要歸因于下列哪一制度的實行? A.嫡長子繼承制 B.郡縣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襲制 3.“全國分十三個調查區(qū),每一區(qū)派一個刺史,平均每一刺史的調查區(qū)域,不會超過九個郡!胤綄嶋H行政責任,是由太守負責的。政府派刺史來調查,不過當一個耳目!痹摬牧戏从吵龃淌返闹饕氊熓 A.處理地方行政 B.監(jiān)察地方事務 C.掌管地方軍事 D.負責地方治安 4.“凡屬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實際上皇帝自己卻并不擬敕,而系中書省擬定……成為正式詔書,然后再呈送皇帝畫一敕字……然后行達門下省。若門下省反對此項詔書,即將原詔書批注送還,稱為涂歸。此項涂歸之權則屬諸門下省。每一命令,必須門下省副署,始得發(fā)生正式效能。這段話不能反映 A.中書省與門下省相互牽制 B.中書省與門下省分工明確 C.有利于加強皇帝權力 D.存在嚴重的冗官冗費現(xiàn)象 5.如果要研究明代設立內閣制的情況,以下哪些古籍應在查閱之列? ①《史記》②《明史?職官志》③《明史?太祖本紀》④《明成祖實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6.“到清初期,由在內閣之外另添一機構,該機構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為要保持軍事機密,后來變成習慣,政府實際重要政令,都在該機構,不再在內閣!睋(jù)此判斷該機構是指 A.中書省 B.軍機處 C.內朝 D.政事堂 7.“相”是中國古代帝王的重要政治助手。下列與“相”的權位最相符的是 A.唐朝的兵部尚書 B.宋朝的同平章事C.明朝的內閣學士 D.清朝的軍機大臣 8.某史學家認為:“后世官制,變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軍、監(jiān)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見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設也!币韵孪嚓P評述正確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權分立與制衡 ②作者對“原理”開創(chuàng)持贊賞態(tài)度③作者對“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態(tài)度 ④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體現(xiàn)了此“原理”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9.右下圖是一幅殘缺的中國古代“地方機構示意圖”,請依據(jù)留存信息,判斷該圖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10.近代中國人慨嘆:“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國設領事官,不過保護其民之商務,如有詞訟及科罪,仍由各國之地方官照例科斷。惟于中國、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這種現(xiàn)象gkstkA.在《辛丑條約》簽訂后開始出現(xiàn) B.有利于西方國家傾銷商品 C.說明中國政府喪失了官吏任免權 D.反映了中國的司法主權已不完整11...............……因此,我軍應積極地行動……”從中可推測我軍采取的行動是A.召開洛川會議,開辟敵后戰(zhàn)場 B.配合國民黨軍隊進行淞滬會戰(zhàn) C.在華北對日軍進行百團大戰(zhàn) D.在敵后根據(jù)地發(fā)起局部反攻20.“人間處處倡民主,天上誰人奉玉皇。一朵紅云旗五色,驚傳飛艇上天堂!边@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現(xiàn)于下列哪一時期?A.國民革命 B.辛亥革命 C.鴉片戰(zhàn)爭 D.抗日戰(zhàn)爭21.革命黨人陳天華說:“國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資本的東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辦事,東家一定要把這些舵工水手換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边@一言論體現(xiàn)的觀念是A.君民共主 B.君主專制 C.主權在民 D.官民共治22.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美國某報報道:“如果中國成功地按美國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個聯(lián)邦共和國,由在歐美留過學的具有西方觀念的人任領導,日本將不再是東方最西化的國家!贝撕蠼⒌闹腥A民國臨時政府與該報道的設想相符的是A.臨時政府基本按照美國政體原則架構gkstk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個總統(tǒng)制共和國 C.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西化的國家 D.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都有西方民主觀念23.學者殷海光在論及五四運動時,認為它以iconoclasm(打到偶像)和enlightenment(啟蒙)為動力,是一場“中國知識最光榮的運動”。在他看來,這場運動主要倡導A.自強與求富 B.進化與革新 C.改良與革命 D.民主與科學24. 西漢前期相權之重,是后代少見的,所謂“道德出于君,制令傳于相”。漢武帝在制度上克服這一問題的措施是A.設“中朝”B.置樞密院C.置刺史D.設內閣25.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論述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時說“在中國,智者決定一切,而且他們都是通過了非同尋常的“考試”而證明了他們能夠勝任他們的官職、不負眾望”。 伏爾泰論述的制度是A.世官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26.如果你到故宮參觀,你可以在“軍機處”景點的文字說明上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文字“軍機處一日日程……接折(閱讀奏折)—見面(請皇帝旨)—述旨(擬皇帝旨意)—過朱(皇帝過目確定)—交發(fā)(下發(fā)旨意)……”。這說明了軍機處的主要職能是A.縱論軍務,謀劃戰(zhàn)事? ?B.輔佐皇帝,參與決策 C.陪讀陪寫,賦詩作畫? ?D.跪受筆錄,上傳下達27. “(蔣)介石先生??????領導全國各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凡我國人無不敬仰??????毛澤東謹啟。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這封信的直接背景是( )A、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 B、國民黨在正面戰(zhàn)場抵抗日軍 C、中國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zhàn) D、世界反法西斯陣營最終形成28.某同學想做一個臺灣人民反割臺灣斗爭的課題研究,下列參考資料中,與這一課題無關的是A. 光緒皇帝為褒獎鄧世昌而親筆撰寫的祭文 B. 《馬關條約》的條款全文 C.參加徐驤義軍的骨干名單 D.1895年日本近衛(wèi)師團關于臺灣傷亡的報告29.從此之后,清政府被稱為“洋人的朝廷’,對外國人唯命是從。1900年以前,清政府對列強有時有一點抗拒。,再不敢對列強有任何反抗,成了列強的忠實走狗。瓜分中國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八國聯(lián)軍”政策31. 中共將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府的暴動政變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tǒng)轄。”該宣言的發(fā)表A.說明中共放棄了武裝的領導權 B.表明中共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C.促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 D.促成了國民革命運動的蓬勃發(fā)展32.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對一場戰(zhàn)役作這樣報道:“整個華北地區(qū),從晉北山區(qū)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zhàn)場,……一百團人打擊了敵人在華北的整個經(jīng)濟、交通線和封鎖網(wǎng),戰(zhàn)斗是熾烈而無情的。”對上述戰(zhàn)役理解正確的是A.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B.是抗日戰(zhàn)爭以來的首次大捷C.取得抗戰(zhàn)以來的最大勝利 D.促進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33.A. B. C. D.廣西桂林十八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246684.html
相關閱讀:廣西田陽高中2013-2014學年高一10月月考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