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chǔ)知識題(20分)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倔強juè 鼎鐺dāng 教誨huǐ 莘莘學子xīn 涎皮賴臉xiánB.坍圮tān 巨擘bò 窨井yīn 游目騁懷chěn 不著邊際zháoC.拓片tàt 恫嚇dòng 粗獷guǎng 日漸月染 jiàn 意味雋永jùnD.剽竊piāo 毋寧wú 扁舟piān 渾身解數(shù)xiè 翹首以待qiáo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也別有一番情趣。B.我汗流夾背,四肢顫抖,但仍不輟勞作。C.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闌燈?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D.他通宵做噩夢,第二天早晨沒精打采,臉色蒼白。3.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①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 世界文學,就是逐漸熟悉和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②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既不擠得慌,又不太 ,連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和樹,最空曠的地方離買賣街與住宅區(qū)不遠。③然而,對思想家和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 因為獲得了僵死的知識, 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A.閱讀 僻靜 不僅 而且 B.閱讀 清靜 不僅 而且C.研讀 僻靜 不是 而是 D.研讀 清靜 不是 而是4.下列標點符號的使用無誤的一項是A.。B.C.D.他們?nèi)ツ膬?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他們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于同一事實:他5.下列句中的成語運用無誤的一項是A.當一切都匆匆而逝,曾經(jīng)的一切都已成明日黃花的時候,你就會深切地感悟到歲月是唯一值得擁有的東西。B.2014年高考名師大講堂即將開講的消息一經(jīng)發(fā)布,立即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來電咨詢的考生家長不絕如縷。C.桂林的山水,黃山的松柏,巧奪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他的感官,也撫慰了他的心靈。D.家庭的優(yōu)越和父母的溺愛,養(yǎng)成了他傲慢狂妄的個性,不管對誰,都側(cè)目而視。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通過《高考2012》還原了一個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教育制度改革,也完成了對一個時代的祭奠與懷念。B.海盜,這個一度瀕臨消亡、后來只存在于影視作品和傳奇小說中的詞,再一次從我們的記憶深處搜羅出來。C.以色列研究人員最新發(fā)現(xiàn),颶風強度與閃電頻率有關(guān),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于科學家今后預測颶風天氣的準確率。D.青少年是上網(wǎng)人群中的主力軍,但最近幾年,在發(fā)達國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紛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飯,幾乎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B.C.一個有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D.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歷盡心血。8.下列有關(guān)文學知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世界文學史上三大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莫泊桑、英國的歐亨利、俄國的契訶夫。B.C.老D.10.A.紅燈停綠燈行,請遵守交規(guī):上班走下班過,應敬畏生命。B.處罰違章不留情,看似無情最深情。C.斑馬線上,講禮讓顯素質(zhì);紅綠燈下,守規(guī)則才安全。D.不準闖紅燈、穿越人行道、車行道和鐵路道口。二、古詩文閱讀(26分)(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1112題。(4分)11.關(guān)于這兩首詩字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B.杜詩第二句強調(diào)只有“包羞忍恥”才能算是“真男兒”,實際是批評項羽不應該灰心喪氣,含羞自刎。C.王詩第一句中的“壯士”和第四句中的“君王”都是指烏江自刎的項羽。D.12.對這兩首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詩一開始提出自己的觀點,再用江東子弟卷土重來的設(shè)想為前面提供證據(jù),宣揚了百折不撓的精神,頗有積極意義。B.王詩先分析項羽面臨的形勢,再針對杜詩的說法,說明項羽人心喪盡,不可能卷土重來。C.這兩首詩都是詠史詩,都采用議論的方法對項羽烏江自刎一事發(fā)表看法,兩人觀點針鋒相對,但都能言之成理。D.杜詩高屋建瓴,一氣呵成,頗有氣勢;王詩論據(jù)堅實,擊中要害末句以設(shè)問出之,含蓄而有力。從藝術(shù)性來說王詩勝過杜詩。(二)閱讀下列文字,回答1316題。(14分)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 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 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 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嗚呼!以賂秦之地, 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夫六國與秦皆諸侯, 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國下矣。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義不賂秦 (堅守)正義 B.始速禍焉 招致C.勝負之數(shù) 命運 D.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低下14(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A.至丹以荊卿為計B.茍以天下之大C.以趨于亡D.洎牧以讒誅1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向使三國各愛其地,B.為秦人積威之所劫C.D.1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三)閱讀下列文字,回答1720題。(8分)17.對下列句中加線“焉”字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盤盤焉,??焉 ②縵立遠視,而望幸焉③積水成淵,蛟龍生焉④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B.①③用法相同,②④用法相同C①與②③④用法不同D.①②③④用法全相同18對下列句子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覆壓三百里,隔離天日”用了夸張的手法。B.“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寫的是實際的東西。C.“復道行空,未霽何虹?”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D.“長橋臥波,未云何龍?”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19.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它從驪山向北建筑,再往西折,一直延伸到首都咸陽。B.廊腰縵回,檐牙高啄——長廊像綢帶一樣蜿蜒曲折,屋檐盡可能地向高處伸展。C.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各種房屋都按它們所處的地形特點構(gòu)造,如鉤如角。D.復道行空,未霽何虹——通道橫伸在半空之中,天沒放晴哪里來的彩虹?20全是寫阿房宮規(guī)模之宏大的一項是①覆壓三百里 ②隔離天日 ③五步一樓 ④直走咸陽 ⑤舞殿冷袖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③三、現(xiàn)代文閱讀(21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題(12分)第二天早晨,蘇艾睡了一個小時醒來的時候,看到瓊珊睜著無神的眼睛,凝視著放下末的綠窗簾!鞍汛昂熇先ィ乙!彼梦⑷醯穆曇裘钪。蘇艾困倦地照著做了?墒,看哪1經(jīng)過了漫漫長夜的風吹雨打,仍舊有一片常春藤的葉子貼在墻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了?拷~柄的顏色還是深綠的,但那鋸齒形的邊緣已染上了枯敗的黃色,它傲然掛在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澳鞘亲詈蟮囊黄~子。”瓊珊說,“我以為昨夜它一定會掉落的。我聽到刮風的聲音。它今天會脫落的,同時我也要死了!薄鞍パ,哎呀!”蘇艾把她困倦的臉湊到枕邊說,“如果你不為自己著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辦呢?”但是瓊珊沒有回答。一個準備走上神秘遙遠的死亡道路的心靈,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哀的了。當她與塵世和友情之間的聯(lián)系一片片地脫離時,那個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那一天總算熬了過去。黃昏時,她們看到墻上那片孤零零的藤葉仍舊依附在莖上。隨夜晚同來的北風的怒號,雨點不住地打在窗上,從荷蘭式的低屋檐上傾瀉下來。天色剛明的時候,狠心的瓊珊又吩咐把窗簾拉上去。那片常春藤葉仍在墻上。瓊珊躺著對它看了很久。然后她喊喊蘇艾,蘇艾正在煤卸爐上攪動給瓊珊喝的雞湯!拔艺媸且粋壞姑娘,蘇艾,”瓊珊說,“冥冥中有什么使那最后的一片葉子不掉下來,啟示了我過去是多么邪惡。不想活下去是個罪惡,F(xiàn)在請你拿些湯來,再弄一點摻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鏡子給我,用枕頭替我墊墊高,我想坐起來看你煮東西。”一小時后,她說:“蘇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灣寫生!毕挛纾t(yī)生來,他離去時,蘇艾找了個借口,跑到過道上!昂玫南M辛宋宄!贬t(yī)生抓住蘇艾瘦小的、顫抖的手說,“只要好好護理,你會勝利,F(xiàn)在我得去樓下看看另一個病人。他姓貝爾曼──據(jù)我所知,也是搞藝術(shù)的。也是肺炎。他上了年紀,身體虛弱,病勢來得很猛。他可沒有希望了,不過今天還是要把他送進醫(yī)院,讓他舒服些。”那天下午,蘇艾跑到床邊,瓊珊靠在那兒,心滿意足地在織一條毫無用處的深藍色戶巾,蘇艾連枕頭把她一把抱住!拔矣行┰捯嬖V你,小東西!彼f,“貝爾曼在醫(yī)院里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兩天。頭天早上,看門人在樓下的房間里發(fā)現(xiàn)他痙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濕透了,冰涼冰涼的。他們想不出,在那種凄風苦雨的的夜里,他窨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來,他們找到了一盞還燃著的燈籠,一把從原來地方挪動過的樣子,還有幾去散落的的畫筆,一塊調(diào)色板,上面和了綠色和黃色的顏料,末了──看看窗外,親愛的,看看墻上最后的一片葉子。你不是覺得納悶,它為什么在風中不飄不動嗎?啊,親愛的,那是貝爾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葉子掉落時,他畫在墻上的。”21.貝爾曼的去世是否有些突然?作者在文中作了哪些鋪墊?(4分)22.小說最后說出那片葉子是假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23.(4分)(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浙江省東陽市某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243842.html
相關(guān)閱讀:浙江省余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檢(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