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十二縣(市)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第 I 卷一、選擇題: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長孫無忌等人奉命修撰的《唐律疏議》曰:“立嫡者本擬承襲。嫡妻之長子為嫡子。不依此立,是名違法,合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者’,謂婦人年五十以上不復乳育,故許立庶子為嫡,皆先立長,不立長者亦徒一年’!毕铝邢嚓P分析正確的是 A.宗法制度開始受到法律保護 B.唐代宗法觀念基本源于周制 C.庶出子弟不可能獲得繼承權 D.唐代在地方仍然實行分封制25.清人彭蘊章作詩說軍機處:“趨朝待露夜披衣,退值青山銜落暉。驛路軍書催不斷,揮毫人共暮鴉歸”。這反映了軍機處A.工作繁重,行政效率較低 B.傳達政令,參與國政決策C.掌書諭旨,參贊軍國機務 D.保密性強,軍務政務兼管26.A.雅典的直接民主導致了政治腐敗 B.城邦民主阻礙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C.希臘奴隸制民主導致城邦衰落 D.落后民族總是被先進民族的文明所征服27.才女張愛玲曾發(fā)出如此感嘆:“我們不大能夠想像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安靜齊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統治下,女人竟沒有什么時裝可言!”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清朝的服裝體現出專制統治的特征 B.清朝女人的服飾極具民族傳統特色 C.“迂緩”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國侵略 D.清朝仍存在著嚴格的男尊女卑觀念?禮運篇》“亂國、小康、大同”來比附闡釋西方君主專制、君主立憲、民主共和。這表明 A.維新派以“中西匯通”來沖破“中體西用”B.康有為以西方歷史進化論取代儒家歷史循環(huán)論C.維新派以民主共和制為改革目標你 D.儒家學說與西方民主思想是相通的29.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認為:“小農的經濟行為,絕非西方社會一般人心目中那樣懶惰、愚昧,或沒有理性。事實上,他是一個在傳統農業(yè)的范疇內,有進取精神并對資源能作最適度運用的人”。按照其觀點,可能對下列哪一歷史事件評價相對較高 A.蘇聯的農業(yè)集體化運動B.中國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C.中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蘇聯赫魯曉夫的農業(yè)改革30.史料是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下面兩則史料,最適合于研究什么問題?史料一(圖片,上圖):“中國女孩子”圖片的配文: “他們是‘中國女孩子’他們長著小豬眼,拖著大豬尾。”史料二 (文字):自晚清以來,辮子不再被外國人當做“異國情調”而加以簡單描述,而是作為“劣等民族”的符號加以嘲弄。 ——以上兩則史料均摘自英國著名漢學家雷蒙?道森的《中國變色龍》A.近代中國滿清政府的腐朽與反動 B.西方與近代中國習俗的變遷C.近代中國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D.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歷史根源31.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 《 全球通史 》 中指出 : 19 世紀 20 年代 , 總共才有 14. 5 萬人離開歐洲 , 19 世紀 5 0 年代,有大約 260萬人離開歐洲。導致歐洲人離開家鄉(xiāng)的根本原因是 A.移民在歐洲受到種種政治迫害 B.醫(yī)學的進步導致歐洲人口的急劇增加C.鐵路和汽船為其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D.工業(yè)革命在歐洲的逐步展開32.梁啟超在《飲冰室合集》中提到“(清末)舊工業(yè)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試任入一人家,觀其日常所服用者,無論為必要品為奢侈品,其來自他國者恒十而八九”!芭f工業(yè)”是指A.洋務派所創(chuàng)辦的工業(yè) B.民族資本家創(chuàng)辦的工業(yè)C.官營手工業(yè) D.傳統手工業(yè)33.1957年西歐六國簽訂《羅馬條約》。對此,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會見法國代表團時說: “(歐洲)共同市場建成的那一天,將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贏得戰(zhàn)爭(指‘冷戰(zhàn)’)勝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泵绹С帧肮餐袌觥狈从车膶嵸|問題是A.美國希望歐洲一體化為美國霸權服務 B.歐洲一體化有利于美國對其加強控制C.歐洲一體化增強了其對抗美國的實力 D.“冷戰(zhàn)”形成是歐洲一體化的必備條件34.“XX Style”“hold住”“神馬都是浮云”等網絡熱詞作為一種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中,真實地折射出大眾的社會心理,同時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這表明 A.人們面臨著文化消費的多重選擇B.人們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文化C.大眾傳媒的商業(yè)性影響越來越大D.大眾文化對社會發(fā)展的消極影響35.下列人物的言論,體現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的是 A.德拉克洛瓦:“繪畫應該成為視覺的盛宴! B.庫爾貝:“我從來沒有見過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沒有什么興趣去畫她們! C.貝多芬:“我必須創(chuàng)作,因為我的心頭常常感到重壓,我必須表達它們! D.華茲華斯:“春意盎然的叢林刺激人的心智,讓他更具人文情懷,更能區(qū)別道德的善惡!钡 卷二、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42—4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40. (2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比較的目的是要找出異同點,所以,不能一提中國古代的家長權,就以古羅馬的家父權相比,只說上古社會家族觀念發(fā)達云云,此外再無下文。在羅馬,家父權只是單純的法權,國、家不相混,法與道德兩清。在中國,長幼親疏被認為是永恒秩序,天不變道亦不變,法律常常只是附加了刑罰的倫常。這種差異對兩種法律制度乃至文化的發(fā)展,都有至為深遠的影響?梢,只求其同,不見其異的排比、羅列是不可取的?傊幕w的比較的研究乃是探索中國古代法精神的必由之路。”“古羅馬法學家分法為公法、私法兩部分,著眼點正是獨立于國家利益的私人利益。而在中國,法只能是‘公法’,輒與國家利益有關,因而也總是以國家強制力——刑為其標志的! ——梁治平《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材料二 1902年,清政府被迫變法修律,設立修訂法律館,延攬歸國留學生翻譯各國法律及法學著作。1910年5月,頒行《大清現行刑律》:取消《大清律例》吏、戶、禮、兵、刑、工六律總目,以適應官制改革后的整齊劃一;把《大清律例》中的繼承、分產、婚姻、田宅、錢債等純屬民事的條款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別;廢除凌遲、梟首、戮尸、刺字等酷刑,設置罰金、徒刑、流刑、遣刑、死刑等新的刑罰;刪除禁止同姓為婚、良賤為婚的條文;增加了新的罪名,如毀壞電路、電訊和私鑄銀元之罪等。 ——李力《法制史話》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結合相關歷史文化背景說明中西方傳統法治觀念的差異(11分)(2)材料二體現了近代中國的法律制度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原因(14分)41、閱讀下列材料(12分)?中國西方古代1.不斷提升美德的過程就是追求幸福的過程!耙缓勈,一瓢飲”能夠修得高尚品德,這樣的苦行值得贊頌。2.“多子多!笔切腋5娘@著標志!安恍⒂腥,無后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個人幸福的體現。1.蘇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導的精神滿足當做最高幸福,視情欲為一時快樂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識即美德”。2.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普遍認為,人類的幸福來自上帝的恩賜,而物質享受只是世俗的、虛幻的幸福。近現代近代的中國人,對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樣。有人把國家的富強獨立當做終身幸福而奮斗,而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年輕人卻認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比如婚姻、學業(yè)、事業(yè)。?19世紀的西方,享樂幸福論流行,主張物質需要的滿足高于一切。費爾巴哈認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夠無阻礙地滿足…關系到它的本質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當代改革開放前,人們普遍接受幸福與物質追求相分離,“越窮越光榮”。改革開放后,很多人把財富的多寡看做幸福與否的標準!皩幵缸趯汃R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成為2010 年的流行語。經濟發(fā)達的西方社會,人們依然相信為自身謀取各種物質利益是幸福的保證,同時有些人已經把眼光投向社會弱勢群體,幫助他人,實現個人社會價值被當做個人幸福的體現。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以評議“幸福觀”為題,寫一篇短文。(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150字左右)請考生從45、46、47、48四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并將所選題號下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45. 材料一 清代幕府制度日臻完善(幕府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一項特殊的制度,中央政府允許軍政官員為了彌補正規(guī)官僚制度的缺陷和滿足官員們個人實際工作的需要,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一定條件下自主任用才識之士佐理政務、軍務及其他各項事務)。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和封疆大吏們在處理解決中外關系以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時,都必須考慮到涉外因素,因此,幕府制度其內部結構所涉之職名、職能、具體管理方式等都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地方督撫對新型人才的引進直接導致幕府中的人員構成發(fā)生變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為洋務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據主導地位,督撫大員幕府的主要職能也便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地處沿海及中原的督撫大員的幕府幾乎成了主辦經濟和外交的衙門。 ——摘編自王?《試論制約晚清幕府制度變化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 晚清社會的變動,幕府體制逐漸暴露其弊端。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進行政體改革,設幕職并分科治事,作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將省級各衙門的幕友 (又稱“幕僚”、“師爺”,是封建官僚延請的辦理文書、刑名、錢谷等的佐助人員,是地方統治 者自行聘請的顧問、參謀和秘書)正式列入職官范圍,而且對應中央新官制,設置了一些職能清晰、分工明確的行政機構。幕職分科基本滿足了社會變化帶來的新的政務需求。幕友變?yōu)槔舨空絺浒傅哪宦,由對幕主個人負責轉而對政府和國家負責江西省贛州市十二縣(市)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905323.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西城區(qū)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普通校 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