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屆高考語文復習好題速遞測試(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3屆高考語復習好題速遞測試(附答案)

一、下面的字,完成1-3題(9分)
書院概說
①書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書院之名始于唐中葉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官方設(shè)立的麗正書院和集賢殿書院,其職責為收集整理、校勘修訂圖書,供朝廷咨詢,兼作皇帝侍讀、侍講,類似宮廷圖書館。唐末五代,讀書士子多隱居避亂讀書林,后發(fā)展為聚書授徒講學,常以書院命名讀書講學之地,遂演化為一種教育組織形式。至宋初,形成一批頗有影響的著名書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陽等書院。南宋時期更吸收、借鑒佛教禪林講學的制度,使書院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經(jīng)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隨著整個封建教育制度的衰敗,近代新式學堂的誕生,古代書院才逐步改為學堂。書院在中國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為中國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觀。
②書院一般是以私人創(chuàng)辦或主持為主的,也有家族、民間出資籌辦的,多數(shù)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勵和資助,或賜名、賜銀,或撥田產(chǎn),成為私辦官助、民辦公助的辦學興教的形式。
③大多數(shù)書院是由名師大儒聚徒講學發(fā)展而成的。主辦者或主持人以書院為基地,研究或傳布自己學術(shù)研究的心得和成果。書院生徒多是慕名師學。
④講學和學術(shù)研究是書院主要的活動內(nèi)容。講學與學術(shù)研究緊密結(jié)合成為書院教育的突出特點,結(jié)合的方式靈活多樣。通常由書院主持者主講,每講立一主題,稱為明立宗旨,講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生徒邊聽講,邊質(zhì)疑問難,形成討論式教學。有時書院延聘不同學派的名師書院講學,書院師生共同聽講,開展論辯,探究不同學派之異同。如:朱熹曾邀陸九淵至白鹿洞書院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種講學方式,更進一步發(fā)展成“講會”制度,各書院輪流主辦,邀集其他書院師生共同講論,當?shù)毓賳T、士紳、民眾均可自由前聽講,從而擴展為以書院為中心的地區(qū)性學術(shù)講習活動,并且訂立了完整的“講會規(guī)約”。
⑤書院的另一項重要的活動內(nèi)容是開展祭祀活動。書院的祭祀活動與一般祭祀比較有其特殊性,祭祀主要著眼于教育功能,多數(shù)除祭祀孔孟等先圣先師之外,著重祭祀本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時祭祀對本書院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做出貢獻的人士。
⑥搜集、收藏圖書也是書院的一項重要活動內(nèi)容。書院的藏書活動既為書院教學和研究準備了充足的資料,又為當?shù)厥棵、鄉(xiāng)紳查閱、咨詢提供了方便。不少書院自行將書院主持者或主講人的講義和研究成果、書院生徒的聽講筆記、讀書日記,刊刻成書,既保留了教學科研的成果,又擴大了社會影響。
1.下列理解,符合原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唐中葉官方設(shè)立的麗正書院和集賢殿書院和后世書院的職能完全一致,是后世書院的頭。至唐末五代,書院有了進一步發(fā)展,成為聚書授徒講學之地,到了宋初終于形成了一批著名書院。
B.書院在中國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為中國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觀,近代新式學堂就是古代書院逐漸演變形成的,沒有古代書院就不會有近代的新式學堂。
C.書院一般是以私人創(chuàng)辦或主持為主的,多數(shù)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勵和資助。朝廷或地方官府請當代大儒聚徒講學,這一舉措使書院成為私辦官助、民辦公助的辦學興教形式。
D.書院講學與學術(shù)研究結(jié)合的方式靈活多樣,既可以是師生之間的討論式教學,也可以把這種講學變成不同學派之間開展的學術(shù)爭鳴論辯。

2.下列選項對書院講學和學術(shù)研究活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書院的主辦者或主持人以書院為基地,研究或傳布自己學術(shù)研究的心得和成果。書院生徒多是慕名師學。
B.書院里的講學活動通常由書院主持者負責,他在講學時通常為每講立一主題,稱為明立宗旨,講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
C.朱熹曾邀請陸九淵至白鹿洞書院講學,是希望通過與自己理論觀點相同的陸九淵的講解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儒家學說的精義所在。
D.書院的講學活動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變成了以書院為中心的地區(qū)性學術(shù)講習活動,對書院所在的當?shù)毓賳T、士紳、民眾都產(chǎn)生了相應的影響。
3.根據(jù)意以下推斷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書院在其演化過程中曾吸收、借鑒佛教禪林講學的制度,使書院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可以說佛教禪宗的教義對書院的教學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
B.書院的祭祀活動著眼于教育功能,著重祭祀本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時祭祀對本書院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做出貢獻的人士,因而書院的祭祀活動同宗教祭祀或祖先祭祀有很大的區(qū)別。
C.搜集、收藏圖書也是書院的一項重要活動內(nèi)容,當時絕大多數(shù)書院在當?shù)囟伎梢园l(fā)揮近似于現(xiàn)代圖書館的作用。
D.書院中的一部分藏書應該就是書院主持者或主講人的講義和研究成果、書院生徒的聽講筆記、讀書日記,刊刻而成。
二、下面的言,完成4-7題(19分)
包公祠記
【清】王概
始余聞孝肅祠在廬郡南城之香花墩。墩隆然水中,徑以長橋,既隔塵囂,復多高柳芙蕖之屬。水木明蔥,鳧魚上下,頗極林野之盛也。及客合州,冬晴多暇,遂一往謁,則旱已五載,水泉盡枯竭,竹樹枯 赤者,橋半就圮。入顧,庭宇漫不掃除,一若終歲無人踐履,因而慨嘆者久之。
公歿且六百年,而猶霜凜冽。凡有祈禱,畏其太聰明正直,率詣他所,未敢撓觸,則是神聰明正直尚且抵牾斯世,何況于人乎!顧余則有為公辯者,公以張方平故,致歐陽修有“蹊田奪!雹僦Z,然終謂公孝行直節(jié)。公性?峭直,心甚嫉惡,然未嘗不推本忠恕。而世傳誅合州妖僧,斷嘉禾吏手,生埋少婦,力沉妖伎,皆包恢事?妓斡袃砂阂粸樾⒚C;一為肅,乃包恢;忠噙M直龍圖,兩公姓同官同,吏治剛正明察又同!端问贰酚谛⒚C紀載寥寥,而于肅政紀特詳,皆足悚人聞聽。今則農(nóng)夫紅女知有考肅而不知有肅者,豈非肅意近于苛,孝肅心存乎忠恕,乃足傳歟?又《宋名臣言行錄》載孝肅公為京尹,杖吏寬囚,卒為吏所賣,是王可觀仁以過歟!余斯言也,非為孝肅要閭里之禱祀,誑愚俗而致矯誣也。良以孝肅為古名臣,非僅搏激孤峻,有霜肅而無露滋者。竊惡后之君子未善學公,故特標舉公之通體仁恕而揚厲中外,人果如是居心,公亦未嘗不可并駕歟!
孝肅親歿,廬墓終喪,猶不忍舍,為古孝子。鄉(xiāng)之父老當稍加修茸其祠。每值朔望,就講三綱以教于鄉(xiāng),諒亦孝肅之所樂聞。至禱祀,惟民之于國、子之于親,分所當為。而稍設(shè)私心者,幸悉如前之遠望卻步,無以余言視公過寬,恐公又不爾矣。
孝肅宅在郡城鳳凰橋,墓逾城十五里,是蓋其讀書處云。
(選自《古人筆下的安徽勝跡》,有刪節(jié))
【注】①據(jù)《宋史•包拯傳》,張方平為三司使,坐買豪民產(chǎn),拯劾奏罷之。歐陽修言:“拯所謂牽牛蹊田而奪之牛,罰已重矣,又貪其富,不亦甚乎!”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庭宇漫不掃除 漫:完全
B.顧余則有為公辯者 顧:考慮
C.誑愚俗而致矯誣也 致:達到
D.良以孝肅為古名臣 良:的確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因而慨嘆者久之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公歿且六百年 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C.有霜肅而無露滋潤者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br>D.無以余言視公過寬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6.下列對原有關(guān)納入那個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包拯生前性格峭直,嫉惡如仇,死后也令人畏懼,避而遠之,但他能以忠恕為本,有其寬和的一面。
B.包拯與包恢同為宋代名臣,兩人均有政績,在當時有人對包拯的評價就有褒有貶,后人也多有誤傳。
C.以議論為主,記游為輔,作者闡明了自己對包拯的評價,字里行間也流露了對包拯的敬仰之情。
D.包拯為君之臣剛正嚴明,為人之子又極為孝行,所以作者在朝廷內(nèi)外大力宣揚,讓人們好好學習他。
7.把原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墩隆然水中,徑以長橋,既隔塵囂,復多高柳芙蕖之屬。


②豈非肅意近于苛,孝肅心存乎忠恕,乃足傳歟?


③每值朔望,就講三綱以教于鄉(xiāng),諒亦孝肅之所樂聞。


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8分)
秋日懷九華舊居
杜荀鶴
吾道在五字,吾身寧陸沈。
涼生中夜雨,病起故心。
燭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當遂歸去,一徑入松林。
【注】①五字,即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②陸沈:比喻沉淪不被人知。
8.請從“景”與“情”的角度,簡要賞析本詩的頸聯(lián)。(4分)

9.聯(lián)系全詩,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

10.補寫下列名句空缺部分(任選一組)(5分)
第一組:
①安能屈豪杰之流, ,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張溥《五人墓碑記》)
②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宮賦》)
③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蘇軾《念奴嬌》)
④吾所以為此者,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 (辛棄疾《永遇樂》)
第二組:
⑥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⑦吾嘗終日而思矣, 。 (荀子《勸學》)
⑧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韓愈《師說》)
⑨其聲嗚嗚然, ,如泣如訴。 (蘇軾《赤壁賦》)
⑩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 。(《荷塘月色》)
三、閱讀下面的字,完成11-14題(25分)
地球上的王家莊
畢飛宇
隊長把鴨子統(tǒng)統(tǒng)交給了我。每天天一亮我就要放鴨子。我把鴨子趕到河里,再沿河趕到烏金蕩。烏金蕩是一個好地方,水底下長滿了水韭菜。水下的世界是鴨子的天堂,它們的屁股對著天,脖子伸得很長,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為什么鴨子要長一只長長的脖子?原因就在這里。魚就沒有脖子,螃蟹沒有,蝦也沒有。我已經(jīng)八周歲了。按理說我應當坐在教室里,聽老師們講劉胡蘭的故事、雷鋒的故事,可是我不能。我們公社有規(guī)定,孩子們十歲上學,十五歲畢業(yè),一畢業(yè)就是一個壯勞力。
那些日子父親突然迷上宇宙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喜歡黑咕隆咚地和那些遠方的星星們呆在一起。父親站在田埂上,一手拿著手電,一手拿著那本從縣城里帶回的《宇宙里有些什么》。父親的舉動充滿了神秘性,他的行動使我相信,宇宙只存在于夜間。父親的眼睛在夜里睜得很大,白天蔫得很,偶爾睜大了也是白的多,黑的少。
父親從縣城還帶回了一張《世界地圖》。這張《世界地圖》在王家莊鬧起了相當大的動靜。吃過晚飯之后,我的家里擠滿了人,主要是年輕人,一起看世界了。這張《世界地圖》驗證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識:世界是沿著“中國”這個中心輻射開去的,由此派生出七個大洲,四個大洋。《世界地圖》同時修正了我們關(guān)于世界的一個錯誤看法。王家莊的人們一直認為,世界是以王家莊作為中心,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縱情延伸,F(xiàn)在看起不對。世界的開闊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知,也不呈正方,而是橢圓形的。
看完了地圖,我們到了大隊部的門口開始討論。地圖上什么都有,甚至連美帝、蘇修都有,為什么反而沒有我們王家莊?王家莊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家莊在哪兒,地圖它憑什么忽視了我們?這個問題我們完全有必要向大隊的黨支部反映一下。世界一定有一個基礎(chǔ),這個是肯定的?伤谀睦锬?如果支撐我們的那個東西沒有了,我們會掉到什么地方去?這個問題吸引了所有的人。人們聚攏在一起,顯然,開始擔憂了。
王愛國又提出了一個更令人害怕的問題,如果我們出門,一直往前走,一定會走到世界的盡頭,白天還好,萬一是夜里,一腳下去,我們肯定會掉進無底的深淵。我們只能不停地墜落,一直墜落,永遠墜落。王愛國的話深深吸引了我們,我們感受無邊的恐懼,我們幾個小的緊緊地挨在一起。但是,王愛貧馬上說,地圖上清清楚楚,世界的左邊是大西洋,右邊也是大西洋,我們怎么能走到大西洋里去呢?
聽了他的話我們都松了一口氣,同時心存感激。然而,王愛國立即反駁說,假如我們坐的是船呢?王愛國的話又把我們甩進了無底的深淵。就在這個最緊要的關(guān)頭,還是王愛貧挺身而出了。 “如果船掉下去了,那么滿世界的水都淌到了哪里?”我們看了看身后的鯉魚河。水依然在河里,我們看到了希望,心安理得。
但是,我還是不放心,我要在父親那里找到安全,找到答案。父親站在田埂上,一手拿著書,一手拿著手電,仰著頭。我說:“王家莊到底在哪兒?”父親說:“我們在地球上。地球也是宇宙里的一顆星。”我從父親的手上接過手電,到處照,到處找。星光燦爛,我急了,說:“地球在哪里?”父親說:“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腳!备赣H對著漆黑的四周看了幾眼,用手撣了撣身邊的螢火蟲,猶豫了半天,說:“我們不說地球上的事!蔽野咽蛛娙礁赣H的手上,掉頭就走。走到很遠的地方,對著父親的方向我大罵了一聲:“都說你是神經(jīng)。 
我坐在小舢板上,鴨子圍繞在我的四周,我要帶著我的鴨子,一起到世界的邊緣走一走,看一看。我把鴨子趕出烏金蕩,到了大縱湖。大縱湖一望無際,我堅信,穿過大縱湖,只要再越過太平洋,我就可以抵達大西洋了。我沒有能夠穿越大縱湖。事實上,進入大縱湖不久我就徹底迷失了方向。我是第二天上午被兩位社員用另外一條小舢板拖回的。鴨子沒有了,這一次不成功的探險損失慘重,隊長提起我的耳朵,把我拽到了大隊部。大隊書記在那兒,父親也在那兒。父親無比謙卑,正在給所有的人敬煙,給所有的人點煙。父親一看見我立即走了上,厲聲問:“鴨子呢?”我用力睜開眼,說:“掉下去了。” “掉到哪里去了?”我說:“掉下去了,還在往下掉!备赣H仔細望著我,摸了摸我的腦門。摑了我一個大嘴巴,告訴大隊支書說我有神經(jīng)病。
“神經(jīng)病”從此成了我的名字。我非常高興。它至少說明了一點,我八歲的那一年就和我的父親平起平坐了。
(選自《上海學》,2002年第1期,有刪節(jié))
11.概括小說中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6分)

12.作者為什么用較多的筆墨寫青年們在大隊部門口展開討論這一情節(jié)?請作簡要分析。(6分)

13.怎樣理解“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腳”這句話?(4分)


14.這篇小說意蘊豐富,給人以多方面的啟迪。請結(jié)合作品,對下面問題進行探究。(9分)
(1)我為什么罵父親是“神經(jīng)病”?當“神經(jīng)病”成了我的名字,我為什么非常高興?(5分)


(2)拋開小說中“革”特定的歷史背景,談?wù)勥@篇小說在今天給你帶什么啟示。(圍繞某一方面談即可)(4分)

參考答案

一、

12345615161718
DCABCDAcdACD
二、㈠言閱讀
7.言翻譯:(10分)
(1)香花墩突起在水中,用長橋作為(通向外面的)小路,既隔離塵世的喧囂,又有許多柳芙蕖之類的植物。
(2)難道不是包恢的性情更為嚴厲,(而)包拯的內(nèi)心存在有忠恕,(包拯)才值得流傳的嗎?
(3)每到初一、十五,到這里講授三綱教化鄉(xiāng)民,估計這也是包拯所樂意聽到的。
㈡詩詞鑒賞
8.(4分)用燭影、蛩鳴襯托詩人的孤獨和酸楚,營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圍,情景交融。
9.(4分)①身在異地,對故鄉(xiāng)的思念。②棄官歸隱的思想。③為自己的處境深感悲苦。
④在艱難處境中堅守自己的人生道德標準。
10.補寫下列名句空缺部分(任選一組)(5分)
第一組
①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發(fā)其志士之悲哉?(張溥《五人墓碑記》)
②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 不霽何虹 。(杜牧《阿房宮賦》)
③ 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蘇軾《念奴嬌》)
④吾所以為此者,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 (辛棄疾《永遇樂》)
第二組
⑥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⑦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 (荀子《勸學》)
⑧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無惑 。 (韓愈《師說》)
⑨其聲嗚嗚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蘇軾《赤壁賦》)
⑩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 籠著輕紗的夢 。(《荷塘月色》)
三、閱讀下面字,完成11-14題
11.(6分) ①父親是落后年代和愚昧環(huán)境里的知識分子形象,有探索科學和知識的熱情,有獨立思考的品質(zhì)。②他是一個孤獨的另類,不被別人理解。③他對落后和封閉的現(xiàn)實不滿,渴望改變現(xiàn)實,但在現(xiàn)實中又很卑微謙恭。④作為父親,他鼓勵和支持兒子探索世界,是一個啟蒙者。(每點2分,答出3點即為滿分)
12.(6分)①寫出了青年們的愚味無知和探求示知世界的渴望。②暗示了以王家莊為代表的愚昧落后的社會環(huán)境和時代特征。③表達了作者對革的嘲諷和批判。④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引出下我對世界的探究。(每點2分,答出3點即為滿分)
13.(4分)①父親用這句話告訴兒子地球在腳下。②我們的眼睛往往被欺騙,科學和知識必須親身去實踐。③父親用這句話鼓勵兒子去探究世界。(每點2分,答出2點即為滿分)
14.(9分)(1)第一問①人們都認為父親是神經(jīng)病。②父親對我的回答讓我難以理解。③父親在我眼中充滿神秘性。(2分。每點1分,答出2點即為滿分)
第二問 雖然我不能理解父親,但父親對世界的探索使我感到既神秘又神往,我去探求世界,其中有父親對我無形的感召,也有我對父親的模仿,將我像父親一樣被人稱為神經(jīng)病視為別人對自己的肯定,所以非常高興。這種表現(xiàn)是成長中的兒童的特有的心理。(3分)
(2)參考示例①教育的缺失將導致科學知識的缺失,導致社會的愚昧落后,所以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②保持和引導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究世界的天性,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原則。③妄自尊大是我們的民族劣根,它往往伴隨著愚昧無知,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民族素質(zhì)的提高任重道遠。(4分,就一點回答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44995.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3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附答案河南十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