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模擬試題分類精編(二)7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9年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模擬試題分類精編(二)7?

七、課外閱讀題(12分,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9~10題。

藝術的最高境界

①中國詩中的佳句有好些對于我是若即若離的。風晨雨夕,熱鬧場,苦惱場,它們常常是我的佳侶。我常常嘴里在和人說應酬話,心里還在玩味陶淵明或是李長吉的詩句。它們是那么親切,但同時又那么遼遠!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兩句對我也是如此。它在我心里往返起伏也足有二十多年了,許多迷夢都醒了過來,只有它還是那么清新可愛。

②我愛這兩句詩,多少是因為它對于我啟示了一種哲學的意蘊。曲終人不見所表現(xiàn)的是永恒?蓯鄣臉仿暫妥鄻氛唠m然消逝了,而青山卻巍然如舊,永遠可以讓我們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

③玩味一首詩,最要緊的是抓住它的情趣。有些詩的情趣是一見就能了然的,有些詩的情趣卻迷茫隱約,不易捉摸。本來是愁苦,我們可以誤認為快樂;本來是快樂,我們也可誤認為愁苦;本來是詼諧,我們可以誤認為沉痛;本來沉痛,我們也可以誤認為詼諧。我從前讀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以為它所表現(xiàn)的是一種凄涼寂寞的情感,所以把它拿來和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諸例相比。現(xiàn)在我覺得這是大錯。如果把這兩句詩看成表現(xiàn)凄涼寂寞的情感,那就根本沒有見到它的佳妙了。藝術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熱烈。就詩人之所以為人而論,他所感到的歡喜和愁苦也許比常人所感到的更加熱烈。就詩人之所以為詩人而論,熱烈的歡喜或熱烈的愁苦經(jīng)過詩表現(xiàn)出來以后,都好比黃酒經(jīng)過長久年代的儲藏,失去它的辣性,只剩一味淳樸。我在別的文章里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明白古希臘人何以把和平靜穆看作詩的極境,把詩神阿波羅擺在蔚藍的山巔,俯瞰眾生擾攘,而眉宇卻常如做甜蜜夢,不露一絲被擾動的神色。這里所謂靜穆自然只是一種最高理想,不是在一般詩里所能找得到的,古希臘,尤其是古希臘的造型藝術--常使我們覺到這種靜穆的風味。靜穆是一種豁然大悟、得到歸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觀音大士,超越一切憂喜,同時你也可說它泯化一切憂喜。這種境界在中國詩里不多見。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剛怒目、憤憤不平的樣子。陶潛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④如果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兩句詩中見出消逝之中有永恒的道理,它所表現(xiàn)的情感就決不只是凄涼寂寞,就只有靜穆兩字可形容了。凄涼寂寞的意味固然也還在那里,但是尤其要緊的是那一片得到歸依似的喜悅。這兩種貌似相反的情趣都沉沒在靜穆的風味里。

9.下面對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中作者用若即若離要表達的意思是中國古詩中的佳句既親切又遼遠。

B.從全文看,第②段中一種哲學的意蘊指的是消逝之中有永恒。

C.從第③段看,這個道理指的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靜穆。作者用了三個形象化的事物說明這個道理,它們分別是:儲蓄多年的黃酒,古希臘的造型藝術,低眉默想的觀音大士。

D.作者認為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兩句詩中有兩種相反的情趣,互相映襯見出一種凄涼的寂寞的意味。

10.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與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情趣相似,一見就能了然。

B.詩人把生活中的歡喜和愁苦加工成詩,就如同陳年黃酒失去辣味,只剩一味淳樸。這個比喻堪稱佳妙。

C.作者在文中旁征博引,通過對藝術最高境界的分析,使人感受到一種得到歸依似的愉悅。

D.作者認為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有些憤世嫉俗,他們不能泯化一切憂喜,沒有達到詩的最高理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1155172.html

相關閱讀:高二年級語文暑假作業(yè)練習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