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虛詞復習整理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之 問之客曰(代詞,代這件事) // 登軾而望之(齊軍) // 公與之乘(曹劌) // 愿借子殺之(他,指代北方侮臣者) 又數(shù)刀斃之《狼》 //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 令辱之(指代吳廣  




問之客曰(代詞,代這件事)//
登軾而望之(齊軍)//
公與之乘(曹劌)//
愿借子殺之(他,指代“北方侮臣者”)

又數(shù)刀斃之《狼》 //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令辱之(指代吳廣 )//
殺之以應(yīng)陳涉(指代當?shù)亻L吏) //
又數(shù)刀斃之(狼)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
人皆有之(這種思想 ) //
吾既以言之王矣(它,指代這件事 ) //
子墨子聞之(
代詞,指代造云梯攻宋這件事)

于廳事之(的)東北角!犊诩肌 //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水陸草木之花//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忠之屬也(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無義)//
行道之人( 的 )//
臣之弟子禽滑厘 //
為楚造云梯之械(
的) //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之所以:……的方法) //
于廳事之(的)東北角!犊诩肌

輟耕之壟上//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送孟浩然之廣陵

期之后(時間詞后面,不譯)//
公將鼓之(語氣助詞,無意義)//
悵恨舊之( 無義)//
何罪之有(無義)//
臣以王吏之攻宋(無義)//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孫權(quán)勸學》//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独恰

宋何罪之有?《公輸》 //
何陋之有?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
無絲竹之亂耳。//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滿井游記》//
吾妻之美我者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不譯)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孫權(quán)勸學》//
公將鼓之《曹劌論戰(zhàn)》//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独恰


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為天下唱《陳涉世家》

向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

項為之強(《童趣》)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
茅屋為秋風所破 //
賢能為之用 (被)//
士卒多為用者 //
山巒為睛雪所洗

夫子何命焉為?(《公輸》)

好為《梁父吟》(唱)//
為壇而盟(筑)//
釀泉為酒(釀造)//
以弱為強者 (變成)//
為坻,為嶼,為堪,為巖。(成為)//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成為)

天下為公//
中軒敞者為艙//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謂為信然( 是)//
俱為一體 //
……為天下富//
此為何若人//
為與此同類(是 )

或異二者之為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核舟記》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公輸》)//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以叢草為林(《童趣》)//
武陵人以捕魚為業(yè)//
全石以為底//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作為)//
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作為)

今為宮室之美為 之( 做,
接受 ) //
為忠善者


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
窺鏡而自視 //
舍生而取義者也//
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記》)(表并列)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由是則生而有所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
宋無罪而攻之(表轉(zhuǎn)折 )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麗 //
蹴爾而與之 //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順接 )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童趣》)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醉翁亭記》)//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


父利其然(《傷仲永》)//
食之不能盡其材(代詞,代千里馬)//
親舊知其如此(代詞,代五先生)//
或遇其叱咄(代詞,代先達)

必細察其紋理,(《童趣》)//
其西南諸峰《醉翁亭記》 //
稍稍賓客其父《口技》//
策之不以其道 //
下視其轍(齊軍的) //
公問其故(戰(zhàn)勝的)//
卜者知其意(代詞,他們的)

神游其中(《童趣》)//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其恕乎?(《論語》)//
其真不知馬也!恶R說》

安陵
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其詩以養(yǎng)父母 //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代詞,這)//
令辱之,以激怒其眾(代詞,那些)

其真無馬邪(《馬說》)


此獨以跛之故(《塞翁失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
以中有足樂者 //
以其境過清 //
扶蘇以數(shù)諫故(因為) //
徒以有先生也(介詞,因為)//
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為)//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為)

以弱為強者(《隆中對》)//
以此夸能 //
以此自終 //
何以戰(zhàn)(靠)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依靠)//
以天下之所順( 憑借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詞,憑)

徐噴以煙(《童趣》)//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以軍中多務(wù) //
以衾擁覆 //
祭以尉首(用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詞,用)//
以牒為械(用)

殺之以應(yīng)陳涉( 用來 ) //
將以攻宋(用來 )

以叢草為林(《童趣》)//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
因以為號焉//
全石以為底//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
必以分人(把)//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把 ) //
以君為長者(介詞,把)//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 //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把)

自以為大有所益//
不以疾也 //
愚以為宮中之事(認為)//
臣以王吏之攻宋
 
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經(jīng)) //
受命以來(連詞,表時間)

以塞忠諫之路(以致)//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作為) //
咨臣以當世之事 (拿)

卒之為眾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
卷石底以出(而 )//
俯身傾耳以請

家貧,無致書以觀 //
以光先帝遺德 (來,表目的)//
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致,表結(jié)果)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策之不以其道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雖然,公輸盤為我造云梯!豆敗

怡然自得(《童趣》)//
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然,胡不已乎?(《公輸》)//
然則北通巫峽!对狸枠恰 //
然,胡不已乎//
然臣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頹然乎其間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滿目蕭然

吳廣以為然(《陳涉世家》)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 //
于廳事之東北角《口技》//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
能謗譏于市朝 //
其一犬坐于前 //
忘身于外者 (在)//
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在)

皆朝于齊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到)//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到)

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受地于先王 (從 ) //
起于魯(從 )

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 //
賢于材人遠也《傷仲永》

欲報之于陛下也《出師表》

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對)

皆以美于徐公

假借于藏書之家 //
胡不見我于王(向)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隆中對》

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乃重修岳陽樓。

乃大驚 //
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zhàn)》//
二者不可得兼(
…的東西)
。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的人 )

吾妻之美我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二者不可得兼《魚我所欲也》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同”也”,
強調(diào)語氣 )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傷仲永》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其夫囈語《口技》

予觀夫巴陵勝狀!对狸枠怯洝

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夫?雛發(fā)于南!痘葑酉嗔骸


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始一反焉 又何間焉 (呢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無隴斷焉 //
懼有伏焉(在此)
 

不復出焉


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隸而從者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那么)//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 也( 就 )//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卻 )

然而不勝者(這樣 )//
然臣子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然而)//
吳廣以為然(正確)//
然足下卜之鬼乎(但是 )

陳勝、吳廣乃謀曰(于是 )//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是 ) //
乃入據(jù)陳(才 )

1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養(yǎng)(衣食所安)3
、怎么:安得廣廈千萬間 4
、哪里:安知魚之樂也

1
、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
、f
ú,句首發(fā)語詞(夫環(huán)而攻之/
且夫人之學) 3
、丈夫(夫?聲起 ) 4
、成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1
、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
、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
、互相(更相慶) 4
、再、又(更上一層樓) 5
、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1
、大約(高可二黍許/
潭中魚可百許頭) 2
、可以(珠可歷歷數(shù)也)

1
、類似(絕類彌勒) 2
、同類(不與培?為類/
臣以王吏之攻宋為與此同類)

1
、將近(且九十《愚公移山》) 2
、況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
、請允許,敬辭(請獻十金) 2
、請求(曹劌請見) 3
、請教(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sh
ǎo 1
、一會兒(少時) 2
、稍微(意少舒 3
、不多(飲少輒醉) 4
、sh
ào
,輕(陳涉少時)

1
、完成(已遂述數(shù)行)2
、就、于是(遂逐其師) 3
、因而(恐遂汩沒)

1
、地方( 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軍隊駐扎的地方) 2
、“所”與“何”組成偏正詞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所以
1
、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
、用這些來(所以動心忍性) 3
、……原因(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4
、用來之意(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所以動心忍性)

1
、說(謂為信然) 2
、對(謂先主曰) 3
、是(太守謂誰) 4
、認為(予謂蓮) 5
、商量(舍人相謂曰) 6
、叫做(此之謂失其本心) 7
、命名(太守自謂也)

1
、于是、就(因屏人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
、憑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3
、根據(jù)、依照(罔不因勢象形) 4
、因此(因以為號焉 )

1
、通“歟”疑問語氣詞,相當于“嗎”(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
、給(蹴爾而與之)

1
、自己(并自為其名) 2
、自、從(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3
、從、由(自三峽七百里中) 4
、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
、語氣詞(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國可乎?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
、介詞(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間也//
 頹然乎其間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
、作詞尾(一般用在形容詞后) 相當于“……的樣子” :怡然自樂//
翼然臨于泉上

1
、即使 。例,雖有千里之能 //
 雖不能察 //
   雖殺臣,不能絕也
 
2
、雖然 。例, 風力雖尚勁 //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1
、有的人:如,今或聞無罪 //
或以為死 //
或以為亡;
 2
、有時候。如: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
、或許:如,或異二者之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98162.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羲之》閱讀答案
岳飛《論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世言晉王之將終也”比較閱讀及答案
“太祖克衢州,命王愷總制軍民事”閱讀答案
《鮑子難客》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