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圭
②
日:
“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
孟子曰:
“
子過矣
③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
④
。今吾子
⑤
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
⑥
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
⑦
也。吾子過矣。
”
注釋
①
選自《孟子
·
告子下》
②
白圭
(gu )
:戰(zhàn)國時水利專家,名丹,字圭。
③
子過矣:您錯了。子,表敬意的對稱詞。
④
壑:溝。
⑤
吾子:對人表親切的稱呼。
⑥
洚
(ji ng)
水:水不遵道而流,即洪水。
⑦
惡:憎恨。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________
②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________
2
.下列句中
“
之
”
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B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C
.洚永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
D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3
.出自這篇短文的一個成語是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4
.孟子為了反駁白圭的說法,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
?
5.
這篇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
①
勝過;
②
法則,規(guī)律
2
.
B(B
項中的
“
之
”
是結(jié)構(gòu)助詞
“
的
”
;
A
.
C
.
D
.項中的
“
之
”
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
3
.以鄰為壑。意思是拿鄰國當做大水坑,把本國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災(zāi)禍推給別人!
4
.正反對論證
5
.無論做什么事,都應(yīng)該善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
譯文
白圭說:
“
我治理水患的辦法,勝過大禹。
”
孟子說:
“
您錯了。禹治理水患的辦法,是按照水的規(guī)律進行的,所以禹使水注于四!,F(xiàn)在您卻使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水逆流而行,叫做洚水。所謂洚水,就是洪水。這是有仁德的人所最憎惡的。您錯了。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88674.html
相關(guān)閱讀:學好文言文的方法指導
《陶庵夢憶序》閱讀
朱熹《讀書之法》閱讀答案及翻譯
《樵髯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歐陽修《養(yǎng)魚記》《醉翁亭記》比較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