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同行十二,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主題思想】
寫的是女英雄代父從征,表現(xiàn)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以及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表現(xiàn)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主題思想】寫了
山,竹,日,鳥,云,窗,描寫了山中有趣的生活,表現(xiàn)詩人閑適心情。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主題思想】獨自彈琴與明月相伴的情景。以優(yōu)美高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
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
[2]
【主題思想】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藝術形象。
春夜洛陽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陣陣悠揚的笛聲,是從誰家中飄出的?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聽到哀傷的《折楊柳》,
有誰不會油然而生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呢?
【主題思想】詩人通過寫客居洛陽的夜晚,聽抒寫離別行旅之苦的《折楊柳》曲調(diào),勾起的思念家鄉(xiāng)和情人之情。“楊柳”即《折楊柳》,漢樂府古曲,內(nèi)容多敘離情別緒。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61296.html
相關閱讀:《社戲》學案(有答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學案(教師版)
《爸爸的花兒落了》課文精講及同步練習附答案
柳宗元《小石譚記》復習整理
《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閱讀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