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
梁惠王曰:“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
乙]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下列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於河東 兇:收成不好
B
、填然鼓之 鼓:戰(zhàn)鼓
C
、謹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學校
D
、申之以孝悌之義 申:反復教導
2.
與“
直不百步耳”
的“
直”
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B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C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D
、木直中繩,?以為輪。
3.
與“
寡人之於國也”
中的“
于”
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於河東。
B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C
、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D
、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4.
翻譯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參考答案:
1
、B
、
、(1
)兵器剛接觸,士兵們就丟下盔甲拖著兵器逃跑了。
(2
)老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這樣如果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那是沒有的(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25387.html
相關閱讀:《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導學案(附閱讀答案)
《蘇珊?安東尼》復習筆記
心畫心聲也失真??探尋《朝花夕拾》的文外之旨
八級(下)文言文高效訓練《岳陽樓記》(范仲淹)
《雖有佳肴》同步練習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