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致蔣經國先生信(教師用)》學案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課內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致蔣經國先生信(教師用)主備教師:范嗣東 審核:學習目標:1、 扎實掌握咫尺、悖謬、珍攝、政躬違和、難辭其咎等詞語的含義,了解書信的有關知識,整體把握課文。2、 通過自 致蔣經國先生信(教師用)
主備教師:范嗣東
審核:
學習目標

1
、
扎實掌握咫尺、悖謬、珍攝、政躬違和、難辭其咎等詞語的含義,了解書信的有關知識,整體把握課文。
2
、
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了解書信表情達意的方法,學習從不同角度勸說的同時反駁對方的言論的寫法。
3

激情投入,享受學習的快樂;感受偉大的愛國主義感情,從內心激起對祖國以及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預習案
一、走近作者
廖承志,廣東惠陽人,1908
9
月25
生于日本東京,1983
6
月10
在北京逝世。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黨和國家的優(yōu)秀領導人。通曉五種外語,擅長書畫、詩詞、戲劇。新中國成立后,長期致力于鞏固和發(fā)展包括臺灣在內的愛國統一戰(zhàn)線,為祖國統一大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寫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臺灣”,1979
1
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此后鄧小平又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原則。三后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了這封書信,勸說他為祖國和平統一作出貢獻。1982
7
月24
,廖承志給蔣經國發(fā)出的公開信,刊發(fā)在7
月25
《人民日報》上,出乎臺灣當局的意料,引起海內外矚目。
三、文體知識
書信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應用文,是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學習書信要注意書信的寫法。書信一般由五部分組成:稱呼、正文、結束語、署名、日期。
稱呼:對收信人的稱呼,要頂格寫,寫于信的開頭,后面加上冒號。如“經國吾弟:”等。
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這部分要求表達清楚、交代明白。第二行空兩格起筆寫,要注意靈活分段。
結束語:正文寫完后,一般要寫表示祝賀或敬意的話。如“順祝/
近祺”等。“順祝”另起一行,空兩格寫;“近祺”等到要再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在信的末尾,寫上寫信人的工寫信單位的名稱,寫給長輩 的信,要在名字前用小字寫上“兒”“學生”等字樣。
日期:署名的后面,或下一行的右下方,寫上寫信的月日。
四、整體感知
1
、本文批駁了哪些不利于祖國和平統一的錯誤觀點?
信中針對蔣經國所聲言的“三不”,即“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作了全面駁斥,還分別反駁了蔣經國所說的若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yè),則是“罪人”“投降”“屈事”“吃虧”“上當”,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錯誤言論。
2
、翻譯下面的句子。
(1
)、歲月不居,來日苦短,夜長夢多,時不我與。
譯文:時光不會停留,人生短促。時間拖長了,事情會發(fā)生各種不得的變化。時間不等人,必須抓緊時間。
(2
)、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佇候復音。
譯文:遠望南方的天空,不禁一心向往,思念著你們;短信寫不完想說的話,希望各位多加保重,專程等候回音。
(3
)、局促東隅,終非久計。
譯文:居處于東南角狹隘之地,總不是長久之計。
(4
)、幼時同袍,蘇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
譯文:
4
、
請你結合的歷史知識,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幼時的親密無間,還有你我當在莫斯科促膝談心的情景,這一幕幕的往事都還歷歷在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5918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