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圖像教學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中地理教材中圖像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地圖、示意圖、分布圖、等價值線圖、景觀圖、剖面圖、結構圖、統(tǒng)計圖表、漫畫等,教師應當圍繞地理教材中的各種地理圖像,切實提高圖像教學技能技巧,優(yōu)化課堂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讀圖、析圖、用圖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能力。 1.地圖教學 地圖是運用各種符號,將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之后呈現在平面上的圖像。它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是地理事物與地理現象空間分布的信息載體,是獲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源泉,也是地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和學生學習地理的有效工具。只有做好地圖教學,才能談得上抓住了地理教學的本質。在地圖教學時,可以抓住以下環(huán)節(jié)進行:讀圖名稱(知道地圖是什么內容)—辨別圖例(明確地圖中的各種顏色、符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分析內容(將書本文字和地圖結合起來,分析地圖上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之間的聯系等,是讀圖的核心)。如在教學七年級剛剛接觸的“分層設色地形圖”時,首先讓學生知道地圖名稱,接著是辨別圖例上用不同顏色來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注意單位是“米”,最后主要是按照某一方向觀察地圖內容的顏色所代表的海拔高度,并把自己的判斷和書上文字敘述結合起來加以理解,以此讓學生識記海拔高度與五種不同地形之間的關系。 2.示意圖教學 教材中的很多示意圖都是成因示意圖,主要解釋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現象的形成,也會常常伴隨著統(tǒng)計圖出現。在教學示意圖時,流程大致可以這樣來安排:明確位置—分析要素—揭示規(guī)律。如在教學“我國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示意圖”時,先要明確我國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的位置是西北內陸地區(qū),然后讀圖分析西北地區(qū)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最后歸納出該氣候類型的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年較差大,四季分明;年降水量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3.景觀圖教學 地理環(huán)境本身廣闊無限、復雜多樣,絕大多數地理現象或地理事物學生難以直觀感受,就算想象出來也未必合理。因此,借助于景觀圖片就能更加直觀地給學生呈現出來,增強學習地理的感性認識和理解能力。景觀圖片主要包括素描圖和攝影圖,素描圖的重點突出,而攝影圖更加真實。 4.剖面圖教學 剖面圖又稱剖切圖。地理剖面圖是通過把地理事物按照一定剖切方向切斷后所展示的內部構造圖例,初中地理教材中多會出現地形剖面圖。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展示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變化,繪制簡易,便于學生觀察理解,因此也廣泛運用于考試中。教學時可按照:明確坐標—定位剖面—對比分析—總結規(guī)律的步驟來進行。如在教學“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橫、縱坐標各代表的意義及剖面方向,其次把“亞洲地形圖”也沿北緯30°緯線描繪出來,再次是將剖面圖與地形圖的畫線位置進行對比,觀察由西到東都經過了哪些地理事物,最后歸納由西往東的地勢變化特點。 5.統(tǒng)計圖表教學 地理統(tǒng)計圖主要是借助于數字信息,具體反映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現象之間數量關系的一種圖像。統(tǒng)計圖表是“量”的一種直觀表征,易于學生觀察,也有利于讓學生從數量上歸納地理事物的關系,從而揭示地理事物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統(tǒng)計圖表教學可以按照以下教學程序進行:了解名稱(知道圖標反映內容)—辨析坐標或圖例(明確數據的種類、性質和數量大。獮g覽數據(大致瀏覽數據大小及其變化情況)—分析數據(從量上掌握變化趨勢,并分析其原因)—揭示規(guī)律(歸納出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 6.漫畫教學 地理漫畫主要是以夸張的手法和諷刺幽默的筆觸展現人地關系等存在的問題。它不但直觀生動,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漫畫教學可以采取以下步驟教學:觀察圖畫(觀察漫畫描述的內容以及揭示的問題)—分析原因(分析產生的具體原因)—采取措施(思考解決的辦法)。 總而言之,不同的地理圖像所反映的側重點不一樣,學生要養(yǎng)成圖不離手、文不離圖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圖像信息資源,提高學習地理實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113446.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教學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