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謝毅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巴黎當地時間3月18日晚,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借在無機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獲獎。該獎素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稱,謝毅是本屆唯一來自亞太地區(qū)的獲獎者,也是第四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性。

謝毅教授憑借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應用于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fā)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高光電、熱電轉換效率的潛力而獲獎。她所研究的能源轉換中材料利用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其研究結果有助于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對于此次獲獎,謝毅教授表示:“‘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對我個人和我的研究團隊的肯定。我會把這次獲獎當成我在科學研究生涯中一個新的起點。另外,我認為這次獲獎還會對所有從事科研工作的中國女性產生鼓舞和激勵作用。”

謝毅教授是繼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方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后第四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科學家。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由歐萊雅企業(yè)基金(L’OréalFoundation)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于1998年共同創(chuàng)立,用以獎勵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在生命科學和基礎科學兩個領域內隔年交替評選,面向非洲及阿拉伯國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qū)、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每年授予5位女科學家。

今年獲獎的另外4位女科學家是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拉賈?沙爾卡維?莫斯利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卡羅爾?羅賓遜教授,巴西南里奧格蘭德聯邦大學泰莎?斯托爾基?貝格曼教授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莫莉?s?肖伊切特教授。她們在核物理、天文、能源技術、挽救生命的醫(yī)療科技和質譜分析領域分別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為解決當今人類社會的一系列挑戰(zhàn)做出貢獻。

謝毅1967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陽市,現任中科院化學部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多年來致力于無機化學領域研究,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科院-拜耳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等獎項,還是首位獲得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化學化工杰出女性獎的華人科學家。

謝毅是繼2003年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方華、2004年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2019年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之后,第四位獲得“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的中國女科學家。

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

聯合國教科文總干事博科娃在頒獎儀式上表示,人類社會已進入第三個千禧年,全球科研人員中女性的比例為30%,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比例僅有5%,世界范圍內仍存在許多成見和各種障礙限制女性投身和從事科學工作。然而,女性是社會的半邊天,是全人類一半的智慧。2018年是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0周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于維護婦女權利的70周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也將于今年在巴黎舉辦。實現男女平等和應對氣候變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前的兩個核心工作,在此表彰杰出女科學家,對實現男女平等和應對人類發(fā)展難題都具有重要意義。科學源于人類天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學沒有國界、宗教、性別之分,探索未知的女科學家更具有特別的美。

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安鞏先生在致辭中說,2018年是聯合國教科文設立的“國際光年”,旨在全球范圍內慶?茖W和知識為人類發(fā)展所做的貢獻。光是希望的象征,代表著人類進步的方向。正如人類離不開光的照耀,人類也離不開科學,而科學的發(fā)展離不開女性的貢獻。2019年的菲爾茲獎首次授予了女性數學家,諾貝爾生物及醫(yī)學獎也由女性獲得。這些杰出的女科學家向世界證明了女性同樣可以為科學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可以改寫科學的歷史

讓女性為科學撐起半邊天

2019年“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5位獲得者具有一個共同點:試圖了解各種物理現象。這些女科學家的研究范圍從單個原子和超薄半導體,到星系演變和宇宙起源,是從無限小到無限大的探索。

對于物理現象的不懈探索源自于5位女性科學家對于未知的渴望,對科學的投入、專注與熱情。而研究所取得的成功也給她們帶來了巨大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在獲獎感言中,5位女科學家充滿感情地分享了她們在科學探索之路中的體會。英國的獲獎者卡羅爾非常喜歡作為科學家的自己,她在通過質譜分析儀看到蛋白質結構的一刻禁不住又唱又跳、歡呼雀躍。巴西獲獎者塞莎認為女科學家有獨特的優(yōu)雅和美麗,她在首次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時興奮的一夜無眠,整晚都沉浸在發(fā)現的喜悅之中。摩洛哥的獲獎者拉賈則帶著母親的耳環(huán)盛裝登場,將特別的感謝送給到場的家人。這些細膩的感情是在其他科學頒獎典禮上難以感受到的,也正是這種細致幫助她們取得了前人未曾取得的成果。

女科學家具有女性獨有的細膩情懷,同時擁有嚴謹的邏輯思維,幫助她們在捕獲至關重要的科研細節(jié)的同時,不斷拓展科學的想象空間。從保護生物多樣性到基因解密、從研究疾病治療到探索浩瀚宇宙,憑借在基礎科學領域的突破性研究,女科學家擴展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她們是追求科學的卓越典范,向世界證明了女性同樣可以為科學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

更為重要的是,優(yōu)秀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對于號召更多女性投身科學事業(yè)發(fā)揮著巨大的積極作用。謝毅曾說:“瑪麗?居里夫人是我心中偉大的榜樣。她對我的啟迪,不僅在于她的科學發(fā)現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還在于她從事科學研究的精神、方法和態(tài)度。她的故事激勵著女科學家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輕言放棄!边@些曾經在科學世界中上下求索的偉大女性,今天已經成為了下一代人的榜樣,她們的名字被鐫刻于科學殿堂之中,不斷激勵和鼓舞著每一位正在科研道路上奮斗的年輕女性,為她們指引方向,為科學撐起半邊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108229.html

相關閱讀:銪(europium)課后百科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