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初三語文期末模擬試卷(蘇教版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4-2015學年度鎮(zhèn)江市實驗初中初三期末適應性考試
語文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題型注釋)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滑稽(jì)嬉戲(xī)花團錦簇(cù)
B.棲息(qī)吆喝(yāo)昂首挺立(áng)
C.沐浴(mù)澄澈(chéng)津津有味(jīng)
D.尋覓(mì)霹靂(lì)混為一談(hǔn)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海棠、牡丹、月季……這些花次第開放,惹得蜜蜂在院子里嗡嗡嗡嗡地忙來忙去。
B.那位白發(fā)蒼蒼、瘦得皮包骨頭的老頭走起路來顫巍巍的。
C.老天津衛(wèi)古建筑蕩然無存,志愿者呼吁將老城古建筑盡早納入天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
D.測繪工作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準確,絕不能粗心大意。
3.比較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魏明倫認為,“喜新厭舊”是他戲劇創(chuàng)作成功的秘訣之一。
他這種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不道德行為,應當受到全社會的譴責。
 B.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不少股票市值縮水蒸發(fā)。
高溫少雨,地上的水蒸發(fā)導致干旱嚴重。
 C.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
城市綠化必須因地制宜,突出環(huán)境保護與人文景觀和諧統(tǒng)一的發(fā)展觀念。
 D.三十年前,人們吃粉絲,現在,弄不好粉絲能把人吃了。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這悲壯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動得不流淚呢?
B.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它的水資源,將決定這個國家是繼續(xù)發(fā)展還是衰落。
C.老人的一席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D.作家只要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寫出反映我們時代的作品。
5.對下面這則消息的內容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2分)
81年前的今天,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這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國恥日。近日,日本政府又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一再嚴正交涉,單方面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所謂“國有化”,嚴重侵犯了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激起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今天,全國各地高校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九一八”事變81周年,激勵廣大師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理性報國、振興中華。同時,堅決擁護和支持我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和決策部署,堅決捍衛(wèi)祖國的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
A.各地高校師生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九一八”事變81周年
B.全國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九一八”事變81周年
C.81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國恥日
D.日本政府單方面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嚴重侵犯了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二、現代文閱讀(題型注釋)
(二)
對梁思成這樣的人卻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遠是有生命的物體。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當他攀登木塔時,當他考察一座座石橋時,當他觀看北京城墻時,他決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而是將自己的全部生命,與他所接觸的對象融為一體了。
我很欣賞一位英國建筑歷史學家關于“建筑”的議論。在他看來,當一個穴居人為了更舒服在洞口掛上幾張皮子的時候,或當牧民用根柱子支起獸皮搭帳篷的時候,“建筑”并沒有開始。只有當人類將自己與他的建筑視為一體和引以自豪時,并且比單純的需要更進一步——他開始關心他的建筑外觀之時,“建筑”才真正開始。這位建筑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在建筑史中,應該排除那些僅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確在“房子”與“建筑”之間必須有區(qū)別。
“‘建筑’是一種藝術,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類或建造者的表現!边@位英國學者說。
梁思成恰恰在這方面擁有了建筑的靈魂。他以做學問起步,從枯燥的架構分析、材料分析、形狀勾勒等等專業(yè)常識,走進了包容歷史與現實的人類精神。這樣,他對建筑歷史的描述,已不能僅僅視為單一的學問。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價值,因為他把它們和創(chuàng)造它們的人的精神視為一體。
6.、文章中,作者說,梁思成擁有了“建筑的靈魂”,結合所選文字,請你談談這個“建筑靈魂”的具體內涵是什么?(4)
7.、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城鄉(xiāng)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許多文化古跡頃刻間蕩然無存,請你結合課文,談談這種“建筑靈魂”是否還適宜于二十一世紀?(4)
8.、請從表現方式的角度,評析以下這段文字。(3)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遠是有生命的物體。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當他攀登木塔時,當他考察一座座石橋時,當他觀看北京城墻時,他決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而是將自己的全部生命,與他所接觸的對象融為一體了!
9.、選文第二段明確了“房子”與“建筑”之間的區(qū)別,那么,你認為他們之間的差別是什么?(4)

(4分)
①一個人能有成就,首先是因為他對那件事有興趣。興趣是什么呢?就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種本能。孩子對糖塊有興趣,老人對憶舊有興趣。人們對休閑、娛樂、美食、華服有興趣,更對學習、開拓、創(chuàng)造有興趣。
②興趣是人的天性,人要學會發(fā)現興趣,保護興趣,擴大興趣!疤焐也疟赜杏谩,李白這句話是沒有錯的。興趣是寂夜里飄著的螢火蟲,常在你不經意時靈光一閃,有人及時捕捉到了自己的興趣,有人卻在興趣敲門時木然無應,錯過了機遇。歌德的父親安排歌德學法律,他卻對文學、科學有興趣;伽利略的父親安排伽利略學醫(yī)學,他卻對物理、天文有興趣。每一屆諾貝爾獎公布后,記者總要向得主提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從事這項研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為什么,就是因為對它感興趣”。
③達爾文小時候對生物有興趣。一次,他在野外看見一只未見過的甲蟲,就用右手捉住;又見一只,即用左手捉住。這時又發(fā)現第三只,情急之下他將一只放入口中,騰出手來去捉第三只。不想嘴里那只甲蟲放出一種辛辣刺激的液體,他“哇”地一聲,三只全跑了?梢钥闯觯@時他的興趣還是一種孩童式的天性。但是,由此出發(fā),他后來毅然參加了貝格爾艦的環(huán)球考察,一走五年。每到一地,就采挖生物標本,托運回國。五年后,他定居倫敦郊外潛心研究這些資料,冷板凳一坐就是20年。1859終于出版了《物種起源》,創(chuàng)立了進化論。對于達爾文而言,是目標和毅力鞏固和延伸了他的興趣?梢姡〉贸删,還得將它轉化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毅力。
④要想有更大的成就,興趣還得轉化為一種責任,必得擔大責,才能有大成。比如許多文學少年,當初只是因語言優(yōu)美、情節(jié)曲折而對文學產生興趣。但真正要成為大作家,如魯迅,則非得有為時代、為民眾立言的責任心不可。至于說到社會活動家,更是要心憂天下,以身許國。興趣只有在注入了毅力和責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風雨,破逆境,到達勝利的彼岸。
⑤總之,興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種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先得找見自己的興趣是瓜還是豆。只要我們像達爾文、魯迅一樣,一開始就認定要收獲碩果,櫛風沐雨幾十年,就一定能享受到秋收的喜悅。
10.細讀文章,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的論點。(2分)
11.文章第③段主要運用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等待美麗
李幼謙
  “梔子花,靠墻栽,雨不落,花不開!泵裰V如是說。
  我家后院有兩棵梔子花樹,東墻是小花,買來栽了兩年,前年才新花初綻十來朵。西墻大花是原來房主留下來的,據說五六年來“長僵”了,高不盈尺,一朵花也沒有開過,我們施肥培土后,去年零零星星開了幾朵,至今那棵樹長得有半墻高了。
  今年春天來得早,三月份兩棵花樹便一起打苞了,由葉芽般的小尖發(fā)育,如橄欖的花蕾直立在每枝的頂端,小花樹有六七十個蓓蕾,大花樹有一百多花苞,有的已經能夠看見渦輪紋,只等春雨沙沙時就要含苞欲放了。
  雨來了,來得好快、來得好急、來得好大、來得好久,一直到五月下旬,本應該是“貴如油”的春雨卻太多而太濫,沒完沒了地潑皮耍賴,下得自己也不耐煩了才停止。
  其間,等不及的桃花“零落成泥碾作塵”,連影子也沒有留下來;等不及的石榴花落紅成陣,“化作春泥更護花”了;等不及的沖天紅那艷麗的大喇叭邊開邊爛,只剩下慘不忍睹的絲縷,讓人產生美麗的惆悵……
  梔子花不急,它像頑強的孩子緊緊地閉著小嘴,深沉得如玉蘊石腹,堅貞地與風雨同在,在如瀑的大雨中,一顆顆“青橄欖”憤怒地朝天直立著,大雨像給它灑上幾滴露珠,更讓它們綠得滴翠……
  等了一個多月,終于等到了云開日出的日子,就在“六•一”前夕,它們次第開放了,那一朵朵潔白如雪的梔子花,在等待中完善了形體,在等待里孕育了馥郁的香氣。小梔子花尖瓣多姿,竟然也有茶杯口大小,大梔子花碩大多層,一朵朵大如海碗。堆棉涌雪一般的梔子花陣,朝朝暮暮散發(fā)出如煙如霧的香氣,把我的后花園熏染得生機勃勃。
  雖然,隨著端午的到來,它也花老瓣黃,被如蓋的綠葉掩沒了殘體,可是梔子花美麗過了,輝煌過了,終于沒有辜負夏天火熱的希望,沒有辜負秋季頑強的堅持,沒有辜負冬天孤獨的守望,獻給暮春一場轟轟烈烈的美麗。
  我在璀璨如雪的花間陶醉,想起它們在淫雨如瀑的日子里的等候,是那么莊嚴、圣潔、安詳、恬靜,那種深邃的詩意編織出的優(yōu)美意境讓我怦然心動,更使我領悟到人生的一種哲學:等待,是一種充實與完善。人生的希望,有許多是在等待后才有結果的。
12.文章用民諺開頭,有什么好處?(2分)
13.第五段寫桃花、石榴花、沖天紅的目的是什么?引用詩句有什么作用?(4分)
14.概括梔子花花開前和花開后各具有什么特點?(4分)
15.有人認為,“等待美麗”是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結合原文說說你的觀點。(4分)
三、文言文閱讀(題型注釋)
(12分)
邵寶,字國賢,無錫人。成化二十年舉進士,授許州知州。月朔,會諸生于學宮,講明義利公私之辨。巫言龍骨出地中為禍福,寶取骨,毀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課農桑,以備兇荒。
江西俗好陰陽家言,有數十年不葬父母者。寶下令,士不葬親者不得與試,于是相率舉葬以千計。寧王宸濠索詩文,峻卻之。后宸濠敗,有司?,獨無寶跡。遷右布政使,與鎮(zhèn)守太監(jiān)勘處州銀礦,寶曰:“費多獲少,勞民傷財,慮生他變。”卒奏寢其事。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劉瑾擅政,寶至京,絕不與通。瑾怒漕帥平江伯陳熊,欲使寶劾之,遣校尉數輩要寶左順門,危言恐之曰:“行逮汝!睂氃: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無大過,不知所劾。瑾誅,起巡撫貴州。尋疏請終養(yǎng)歸,乃拜南京禮部尚書,再疏辭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復以母老懇辭。
寶三歲而孤,事母過氏至孝。甫十歲,母疾,為文告天,愿減己算延母年。及終養(yǎng)歸,得疾,左手不仁,猶朝夕侍親側不懈。受知于李東陽,為詩文,典重和雅,以東陽為宗。博綜群籍,有得則書之簡,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義,名之曰“日格子”。
(節(jié)選自《明史•儒林傳》)
【注】寧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襲封寧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敗被俘,伏誅。
16.下列各句中的“以”與“以備兇荒”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屬予作文以記之B.不以物喜
C.祭以尉首D.固以怪之矣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邵寶重視教育,在許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親自到學校為眾生員講課;任江西提學副使時,在白鹿書院修建校舍,安置讀書人。
B.邵寶關心民生,重視農事,防備饑荒發(fā)生;他不主張開采處州銀礦原因之一,是怕勞民傷財。
C.邵寶極其孝順,多次請求辭官奉養(yǎng)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還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邊。
D.邵寶好學不倦,博覽群書,每當學有所得就寫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學家程頤“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1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4分)
(1)杖巫而遣之()(2)躬課農桑()
(3)勞民傷財()(4)事母過氏至孝()
19.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寶下令,士不葬親者不得與試。(2分)
(2)劉瑾擅政,寶至京,絕不與通。(2分)
四、詩歌鑒賞(題型注釋)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題目。(5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0.本詩以“春”為著眼點,抒發(fā)了____________的感情。詩中直抒胸臆,表達這種感情的一個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兩個動詞很有表現力,請說說這兩個動詞好在何處。(3分)
五、語言表達(題型注釋)
2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6分)
時下,“閱讀浮躁”甚囂塵上,正廣泛地影響著我們的文化生活。欣賞電視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代替了對原著的閱讀;大部頭的名著的縮寫本就在身邊;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現成的譯文;學習古詩詞,只需熟讀其中的“名句”;了解明清史實,去看看影視劇的戲說、演繹……對此,有人提出“文化傳統(tǒng)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傳統(tǒng)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呼吁我們強化“國學”的學習,發(fā)揚祖國文化傳統(tǒng)。
對于強化“國學”的學習,你有什么看法?請發(fā)表你的觀點!
要求:(1)要有明確的觀點;(2)要作簡要的論證;(3)字數在100—120之間。

六、默寫(題型注釋)
23.(10分)
根據課文默寫(10分)
①愿將腰下劍,。
②蔞蒿滿地蘆芽短,。
③,單于夜遁逃。
④羌笛何須怨楊柳,。
⑤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⑥,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⑦,。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⑧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七、作文(題型注釋)
24.寫作展示(50分)
任選一題作文
1、請以《心愿》為題作文
要求:(1)結合個人生活經歷,選取真實的生活片段,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記敘文;(2)文章敘事清楚,結構完整,內容充實;(3)恰當運用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真情實感;(4)作文中不出現真實姓名。
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寫作。
【報摘】有一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fā)現了一沓作文本。作文本上是一個幼兒園的31位孩子在50年前寫的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布羅迪隨手翻了幾本,很快便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小家伙說自己是未來的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里游泳,喝了三升海水而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總統(tǒng),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盲童,他認為,將來他肯定是英國內閣大臣,因為英國至今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內閣?傊,31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沖動:何不把這些作文本重新發(fā)到他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的這一想法后,為他刊登了一則啟事。沒幾天,書信便向布羅迪飛來。其中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都很想知道自己兒時的夢想,并希望得到那作文本。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寄了去。一年后,布羅迪手里只剩下戴維的作文本沒人索要。他想,這人也許死了,畢竟50年了,50年間是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的。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了英國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人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那個夢想就一直在我腦子里,從未放棄過。五十年過去了,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想通過這封信告訴其他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眼前!
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一個盲童,竟能成為內閣教育大臣,原因何在?請以“夢想”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303412.html

相關閱讀:2015中考語文試題表格圖畫分類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