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課題: 壓強課時安排: 2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壓力的定義、理解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單位和改變壓強大小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控制變量法、比值定義的方法,研究物理學的主要方法---從大量現(xiàn)象中抽象出概念。(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興趣,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泡沫兩塊,形狀相同的木塊和鐵塊各一塊
重點:比值定義的方法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的關系
教學方法:分析、歸納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見
一、壓力
1.定義



2.與重力的關系




3.壓力的作用效果


二、壓強
1.定義

理解比值定義法
2.改變壓強大小的方法問題與思考:課本圖8—1中,壓路機對地面、跳水與動員對跳板、圖釘對墻壁的力都有什么共同點。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分別作出圖8—1中壓力和重力的示意圖,并說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然后思考:若物體不受重力,對接觸面有壓力嗎?
強調: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接觸的壓力大小F=G
根據(jù)經(jīng)驗和圖8—2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如何驗證猜想(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的大。
壓力的作用效果用壓強表示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將速度、密度、壓強三個公式定義寫在一起做對比
看書圖8—4感受改變壓強大小的方法,那些時候需要增大,哪些時候需要減小,理解壓強的實際應用觀察、思考、交流
(1.產(chǎn)生力的兩個物體必須接觸2.力的方向與受力面垂直)

作圖、思考、交流
(前兩幅圖中,壓力是由于重力而產(chǎn)生的2.第一副圖由于壓力與重力方向相同,故有F=G3.第三副圖壓力與重力無關)
思考、交流后,將結果與圖8—3對比,看書上是怎樣控制變量的,為什么選擇泡沫塑料
看書:記住壓強的公式及各量的單位、符號
v=單位時間(分母)內通過的路程(分子)
ρ= 單位體積(分母)的質量(分子)
p= 單位面積(分母)上受到的壓力(分子)
作業(yè)布置課本P114第2題,練習冊P48第1、3、6、7、8、11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61625.html

相關閱讀:液體的壓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