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試說明》解讀--物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物 理

一、指導思想

1.鞏固改革成果,發(fā)揮對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

近年來,北京市中考物理學科在試題去模式化、削弱繁難計算、加強實驗、增加科普閱讀、調整客觀題比例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實踐,對教學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例如,從實驗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成的問題出發(fā),設計試題,促進教學中老師更加注重用物理事實說話;針對學生學習困難而開發(fā)的物理實驗內容更加豐富;學生作業(yè)形式由單一習題模式轉變?yōu)椴僮饔^察和參與合作的論文簡報類、視頻展示類等多種形式。這些變化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加深了學生對物理與實際聯(lián)系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性思維等。

2.更好地適應北京市課程改革和考試評價改革的要求

依據(jù)《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9年版)》和《北京市初中科學類(物理)學科教學改進意見》,考慮考試時間變化、教學實際、學生年齡特點和初高中銜接等因素,2018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試說明》在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精簡題型結構,重視基礎,強調實驗探究,倡導科普閱讀和科技實踐活動。

二、具體內容

試卷結構、知識點及分項細目、參考樣題等方面進行調整,具體變化如下:

1.試卷結構的調整

(1)試卷分數(shù)、考試時間、試卷的內容及分數(shù)分配見下表:

(2)題型調整:把“實驗選擇題”拆到“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中。試卷題型及分數(shù)分配見下表:

調整的原因或目的:(a)順應考試時間減少的變化,精簡題型;(b)重視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2.知識點及分項細目表的合并

(1)知識點合并:有12個知識點合并成5個。

● “力”“重力”“摩擦”3個知識點合并為“力”1個知識點;

● “透鏡”“透鏡成像”2個知識點合并為“透鏡和透鏡成像”1個知識點;

● “電流”“電壓”“電阻”3個知識點合并為“電流、電壓和電阻”1個知識點;

● “家庭電路”“安全用電”2個知識點合并為“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1個知識點;

● “磁場”“電流的磁場”2個知識點合并為“磁場”1個知識點。

(2)分項細目調整:原162個分項細目合并成106個(合并的均是“了解”層次)。

合并的原因或目的:(a)落實《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9年版)》的要求;(b)與各科保持均衡。

3.參考樣題的調整

(1)刪去“實驗選擇題”。

(2)替換、刪減后,參考樣題總題量減少8道。

調整的原因或目的:(a)體現(xiàn)題型結構調整;(b)突出對實驗探究能力的重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1268566.html

相關閱讀:2019中考月考成績分析:成績不穩(wěn)定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