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爸爸去哪兒》火熱!你是哪一類的父親角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爸爸去哪兒》收視一直高居不下,有關于爸爸育兒的話題也開始引發(fā)討論。那么,你會是哪一種父親呢?5種父親角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近日,湖南衛(wèi)視親子秀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引發(fā)收視狂潮。一時間,關于父親責任的話題成了熱點。香港作家梁鳳儀形容:“恐懼時,父親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親是一盞照明的燈;努力時,父親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親又是鼓勵和警鐘。”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父親”這個角色大多數(shù)男人扮演得并不合格。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在《父親的因素》一書中將父親分為5類,對孩子性格有不同的影響。本期,《生命時報》特邀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李文道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李新影,指導如何做一個好父親。

  被動型

  家庭生活常參與

  “被動型”父親有兩類。一類是行為被動。就像33歲的小劉所說:“我對父親的印象是,每天回家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雖然父親對他有求必應,但總感覺離得很遠。李新影說,這類父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像旁觀者,而非參與者,在情感上與孩子保持距離。波爾特指出,五成父親屬于被動型。“這可能與男性不擅長處理感情問題有關。”李新影解釋說,有這樣父親的孩子性格更內向、膽小,不善于表達。這類父親要調整心態(tài),媽媽也應起到橋梁作用,定期組織全家游或親子活動,讓爸爸參與其中,感受樂趣。

  另一類是態(tài)度被動。假設有兩個經(jīng)歷相似、學歷相同、社會地位同等的父親,但面對生活不如意時,一個樂觀對待,分析原因,勇于解決;另一個卻麻木、消極抵抗。當他們的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問題時,前者往往會靜下心來,與孩子一起尋找癥結,教他解決方法;后者則會當著孩子的面,把問題推給老師。因此,心態(tài)消極的父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的成長,給他們帶來心理陰影。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表現(xiàn)出某種自己也具有的消極心態(tài)或行為時,父親一定要調整好心態(tài),起到榜樣作用,才能幫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

  民主型

  溫情權威都得有

  他們耐心、細膩、循循善誘;他們幫孩子實現(xiàn)夢想,解決學習難題;他們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與孩子像朋友般相處。這就是我們眼中的完美父親——“民主型”。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權威民主型家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模式。然而,民主并不意味著無限度的自由以及對孩子欲望的無限制滿足,而是需要一定的規(guī)則,來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孫云曉告訴記者這樣一個故事: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的校長有一次問自己的女兒:“你眼中的好父親是什么樣的?”女兒的回答是:“一個好父親,要有90%的溫柔和10%的冷峻。”這個回答耐人尋味。好父親要有九成的民主和溫情,愿意跟孩子做朋友;但一成的冷峻和權威必不可少,在孩子犯錯時要給予適度的批評和懲戒。也就是說,父愛要有理性,要有原則和底線,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所以說,父親既要尊重孩子,又要有權威。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自我接納程度較高,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較強,容易形成敢想敢說敢干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孫云曉說。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9692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