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閱讀是騰飛的一翼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智力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今日世界,優(yōu)生、優(yōu)育和優(yōu)教正日益受到重視,特別是早期教育的科學化,培養(yǎng)了越來越多的健美嬰兒、早慧兒童和超常少年。這些兒童少年,由于充分開發(fā)了他們的心理潛能和智慧,從而獲得了超常發(fā)展。

僅我們研究中心早期教育函授學校指導下成長起來的早慧兒就數(shù)以千計,有的4歲能廣泛閱讀,有的6歲上小學五年級,有的9歲上了高中、12歲上了大學。而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少年大學生早已超過千人,并已陸續(xù)進入成才期。

孩子們是靠什么力量而騰飛的呢?針對早慧兒和超常少年的大量調(diào)查資料和個案研究表明,一靠他們從嬰兒時期起就有十分豐富的生活實踐,有多種多樣的學習游戲;二靠他們早期識字,三四歲脫盲,提前閱讀。以上兩翼是雛鷹得以騰飛的雙翅。

生活實踐和學習游戲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必須全面而充實。其中包括父母愛撫、體膚接觸、語言發(fā)展、生活衛(wèi)生、音樂歌舞、美術手工、觀察認物、旅游參觀、飼養(yǎng)種植、識數(shù)計算、文學故事、家務勞動、體育鍛煉、集體游戲、社會交往、科學實驗,以及棋類游戲、集郵活動、認地圖、采標本等等,它們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表象、大量的感性知識和經(jīng)驗,確實十分重要。

另外,豐富的生活和游戲又能使孩子軀體活潑、表情活潑、語言活潑、雙手活潑而聰明能干;同時他們對世界的具體體驗又是獲得一切間接經(jīng)驗和書本知識的基礎。

但是,豐富的生活實踐和游戲并不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惟一動力,它只是一個側面,是雛鳥的一只翅膀,僅靠它是不能騰飛的。只有給孩子插上另一只同樣有力的翅膀---早期識字閱讀,孩子才能早慧而堅實地發(fā)展,雛鷹方可翱翔于藍天,以至于鵬程萬里。

生活實踐和識字閱讀不僅應當并存,而且是可以同時起步、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的。早期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兒童識字可以起步于學會說話之前,而后的字、詞、句、文則能像口語一樣,處處伴隨孩子的實踐活動而豐富起來。這樣,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表象就更加鮮明,得到的經(jīng)驗感受就更加深刻;同時,孩子結合生活實踐和游戲而學到的書面語言,則更容易為他們所理解、記憶和運用。

例如,1歲半的孩子喜歡爬,在爬著玩時教他認爬字,認幾次后他就能念爬字,并且一看到爬字就爬起來。孩子的視覺語言與聽覺語言一樣能及早掌握,且與生活經(jīng)驗緊密結合。

又例如,帶4歲的孩子到廣闊的荷塘玩耍,在注意安全的同時,觀看景色,采摘蓮蓬,高興時鼓勵孩子讀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因為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同時參加,這樣他獲得的荷塘的感性印象不是深刻得多嗎?同時不也識了字,并對詩句更理解,記憶更牢,甚至讀活了嗎?而且由于識了字,讀了書,獲得了大量的間接經(jīng)驗,這些又會從各方面豐富孩子的直接感受,使感受得到升華;而豐富的感受又極大地提高了識字閱讀的速度和質(zhì)量。例如這孩子以后讀到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等贊美荷花的詞句時,不用老師講解自然就懂了,感受也深了。

由此看來,古人提倡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確實是人才學和教育學的一條經(jīng)典,是早出人才、出優(yōu)秀人才的一條捷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74161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