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親給了孩子健康體魄和善良寬廣的胸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看過1995年3月5日CCTV播出的《東方之子》,觀眾一定記得,剛開始畫面上出現(xiàn)的內容,是7歲的小宇歌,和主持人白巖松在她家屋門口的一段對話。
  
  白巖松指著宇歌小胸膛外衣上,別的一枚胸章問道:“你知道‘天下為公’是什么意思嗎?”
  
  “知道。”宇歌撅著頭,望了一眼自己胸前徽章上的一排四個白色字體,告訴白巖松:“‘天下為公’就是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只想著自己,還要想著別人,想著全天下的人……”
  
  這一期節(jié)目的主題是《全國著名建議家馬弘毅》。這個著名人士就是馬宇歌的父親,聞名海內外的中國當代著名民主人士馬弘毅。這兩日,在和北京的長話聯(lián)系中,記者感受到了這位作父親的,對女兒那深沉的愛。在他有意識退出女兒生活的圈子同時,又有那么多不盡的慈愛牽掛在里邊。
  
  馬弘毅為孩子取名“宇歌”,含義就是希望她有宇宙一般博大的胸襟,人生樂觀向上,并在成長中唱出最美麗的生命之歌。
  
  從小,宇歌胸前輪換著別了兩枚徽章,上面分別刻著“博愛”和“天下為公”。這兩個小牌牌,是在宇歌出生前一年,馬弘毅專門到南京的中山陵買來的,為的就是要給自己將來的孩子戴,寄望后代天下為先。
  
  A.走進臨終關懷醫(yī)院,給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臨別一個吻
  
  在馬弘毅看來,每個孩子的天生資質都一樣,后天成長方式不同,才使每個人的人生結果顯現(xiàn)迥然徊異。他堅持認為,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目標,是后天成長中決定一個人去向的最關鍵因素,至為重要,可惜被現(xiàn)實很多人和家長忽略并拋棄掉了。
  
  這位家長從小就給女兒灌輸樸素的人文思想意識,一心期望她做個有善心和博愛精神的人,要對社會、對歷史有所貢獻。
  
  為了讓宇歌坦蕩面對生與死,了解人的一生多做善事才能永生,馬弘毅鼓勵剛剛10歲的女兒去臨終關懷醫(yī)院義務服務。那時,北京的臨終關懷醫(yī)院剛出現(xiàn)不久,也是全國首家,很少為人知曉,即使知道的人也不贊同把小孩子往那里帶。
  
  去之前,馬弘毅和宇歌疊了許多千紙鶴,還準備了一堆漂亮的各色氣球。路上,宇歌并用自己攢的錢,買了一兜水果。
  
  在臨終關懷醫(yī)院李偉院長的親自帶領下,他們走進了一個五人間的病房。屋中央,一名即將辭世的老人躺在床上。小宇歌躡手躡腳過去,絲毫沒有流露一點害怕。她主動趴到老人床前,用那清脆銀鈴般的聲音呼喚著:“奶奶!奶奶!奶奶!”并把帶來的橘子剝給這些素不相識的老奶奶們吃。
  
  護士說,老人雖然睜著雙目,但是她已經(jīng)沒有眼光了。也許,世界在她眼里,已經(jīng)毫無色彩。這時候,不知誰說:“宇歌,她不會吃了,親親奶奶吧!”
  
  沒想到,她還真的扒上去輕輕親了親那位老奶奶。這個吻,讓護士異常驚訝,隨后,大家發(fā)現(xiàn)老人家的眼角濕潤了!
  
  病房里的氣氛越來越溫馨。宇歌不僅將五顏六色的千紙鶴,一捧一捧地放到每人床頭,還把彩色氣球吹鼓擱在病房各個角落。
  
  宇歌回來時,馬弘毅跟女兒討論了生與死的問題。宇歌問道:“我到老了的時候,會不會也像這些奶奶一樣?”
  
  馬弘毅說:“只要多做好事、不求回報,等到你老了,每天都會有像你這樣的人,給你帶來歡樂的!
  
  在這樣的教育下,小宇歌不僅坦然面對人生,而且變得越來越懂事。這些年來,她總會用自己的稿費和力量,為需要幫助的人,獻上她小小的可貴愛心。
  
  B.幼兒園里唯一一輛兩輪兒童自行車
  
  每天早上或晚上,清華園里總能看見一名面孔令人十分熟悉的女孩在長跑,她就是馬宇歌。為了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從宇歌小時候起,爸爸就提出兩個要求,一是每天要跑步,一是每天堅持按時做眼保健操不致視力下降。
  
  后來小宇歌上了北京市西城區(qū)棉花胡同幼兒園,到她家有5站路的距離,約3公里遠。宇歌當時剛好3歲,馬弘毅漸漸讓她在前面帶路,跑步回家,自己則一路相隨:這既是為了鍛煉孩子的體質,也是讓孩子增強記憶力學會自己認路。
  
  1991年暑假,馬弘毅給4歲的女兒買了一輛兒童兩輪自行車,讓她自己騎車鉆胡同去上幼兒園。小宇歌可高興了,每回高昂著小腦袋,騎著小自行車,快快樂樂地上幼兒園、下幼兒園,引來小朋友們一派羨慕的眼神。當時在棉花胡同幼兒園的自行車棚里,所有老師都知道,唯一那輛兒童自行車的小主人是誰。
  
  馬弘毅說,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家長要逐步走出他的視野,好比小鴿子,須逐漸對之放手,促其越飛越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71177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