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樂活?視野:孩子眼里,萬物皆玩具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語:一個孩子可以擁有很多玩具,但是,當所有的玩具被抽離后,他不能因此而找不到快樂。當童年的快樂不依附于成人營造的世界就可以存在時,快樂才是自在的快樂,這樣的孩子也將透出一種本真與可愛。

  早在女兒一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朋友在喝可樂,看到女兒“蠢蠢欲動”的樣子,便用筷子蘸了一點給她嘗嘗。但沒想到她卻立刻迷上了這個既不解渴也無營養(yǎng)的東西,嚇得我從此再不敢讓飲料進家門。

  對于孩子來說,恐怕再沒有什么能抵擋可樂的誘惑了。那么,究竟是可樂中的什么,讓孩子沉迷其中呢?

  我想,是一種刺激,一種對于自然法則的越界(據(jù)說每500毫升可樂含糖量為53克),這種對于規(guī)矩的違逆,讓每個孩子內(nèi)心中無數(shù)小小的女巫得到了釋放!

  不僅是可樂,電子游戲、玩具同樣具有這種功能。在孩子們?nèi)杠S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商家臉上如上帝般的微笑——這個世界,不是由天空、白云、樹木組成的,而是由不同的品牌分割而成的,而商家,則是世界的締造者。

  我們曾無數(shù)次地在大街上看到,某個孩子因為愿望得不到滿足而賴地不起,那么,如果不讓孩子喝可樂吃冰激凌,不去玩具店買玩具,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就不快樂了呢?

  還在意意幾個月大的時候,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孩子的快樂從何而來。

  那天,意意趴在床沿上,很專注地用手指將一個小瓶子推倒,然后把它扶起,又推倒!如此反復,意意就這樣一個人不停地咯咯大笑。那一刻,我想起馬克思的一句話:人類本質(zhì)力量的物件化。我無意將小孩玩推瓶子上升到美學的高度,但是,當孩子第一次將自己的意識和控制力投射到世界中,將自己與外在的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并發(fā)現(xiàn)自己是可以對外在世界產(chǎn)生影響的時候,她就會獲得最初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我理解為是一種快樂。

  而要得到這樣的快樂,我相信有太多的方式。

  玩具不一定要買,即使買來的玩具,也有很多種玩法。

  我最不喜歡的玩具是只有“On”(開)和“Off”(關(guān))的那一類,記得母親曾經(jīng)給女兒買過一個電動游樂場。它的下部由多塊鏤空塑膠拼接而成,上面則是各種小動物在玩轉(zhuǎn)圈圈、蕩秋千之類的游戲。剛買回的時候意意一直盯著它看,但我估計孩子看著上面小豬不斷地轉(zhuǎn)圈除了眼花?亂以外應該沒什么其他想法了。倒是后來,因為游樂場太大不好收納,我們便將它拆成數(shù)塊,當意意再次拿出塑膠拼板的時候,她卻饒有興致地把它們當成積木拼來拼去了。

  還有一次帶意意出去吃飯,大人在一起吃喝聊天,孩子呆在一邊卻很無聊,於是,我拿牙簽和藍膠(一種柔軟的固體黏膠)跟她一起搭建了金字塔、立方體等各種圖形,女兒在一旁專注地模仿著我所搭的圖形,她將牙簽一根根小心翼翼地放好,牙簽與牙簽之間的連接處則細心地用藍膠固定。當然,這對于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已經(jīng)頗具難度了。先搭底座,然后搭建上面的圖形,意意一邊搭,一邊數(shù)著這個圖形有幾條邊,那個圖形有幾個頂點。直到后來我才在玩具店里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名叫磁力棒的玩具,當然,它的外觀很漂亮,磁力的吸引也遠比藍膠的黏性更易于固定。但其實,原理跟我的牙簽與藍膠差不多。在小小的得意之余,我自認為,就精細動作和耐心的培養(yǎng)而言,牙簽加藍膠甚至要更勝于磁力棒!

  很多孩子對于買來的玩具,玩了幾天就厭了,我想,往往是因為玩具制作的越精美,留給孩子創(chuàng)作和想像的空間也就越小。

  還記得莊子將惠施那看似無用的葫蘆當成了浮游天地飄蕩江湖的大用之物,這種擺脫一切束縛的快樂和自由,恐怕是孩子們最喜歡也是大人們最不屑的了。

  盡管我也會去買個游泳圈,而不是給孩子兩個大葫蘆,但我不希望她從童年時,就認為(盡管是無意識的)自己是沒有獲取這種至上的自由的能力的人。

  孩子的快樂在于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而當這種互動擁有獨特性的時候,我認為那是一種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得越多,當然,他也就越自信。

  事實上,在孩子眼里,萬物皆是玩具。

  在意意外婆包餃子的時候,意意最快樂的莫過于隨意地將面粉揉搓成不同形狀;在公園里,意意經(jīng)常挖個小坑,然后將掉落在地的種子埋入其中,并期待它來年發(fā)芽;她喜歡將家里所有的瓶瓶罐罐排成一排,看它們整整齊齊地站在桌上;喝粥的時候,她愛將葡萄和枸杞放入粥碗內(nèi),拼成娃娃的臉……而這一切游戲,無不具有一個共同點,即取材的隨意性和材料的可重復性。

  一個孩子當然可以擁有很多玩具,但是,當這所有的玩具被抽離后,他不能因此而找不到快樂。而當這種童年的快樂不依附于成人營造的世界就可以存在時,這種快樂才是自在的快樂,這樣的孩子也將透出一種本真與可愛。

  我依然并不知道可樂的秘密所在,但我不希望孩子們一出生,就被商業(yè)魔法所掌控。在我構(gòu)想的畫面里——一個快樂的孩子應該在草地上肆意地奔跑,或是赤著腳在花園里散步,仰起頭數(shù)那無數(shù)的星星。

  到那時,他將發(fā)現(xiàn),原來可樂并沒有秘密。

  稿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65247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