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孩子的成長需要更多的是自由的空間,因為處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孩子容易得到更多的東西,沒有限制,孩子的思維也會更加活躍,豐富,無論學習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興趣,愛好,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前途的發(fā)展下去,我們看以下的實例吧!
出生在1960年代的莫妮卡現(xiàn)在已經(jīng)50歲了,但是她在漫畫中仍然還在上幼兒園,有時候也會變身為中學生。當小朋友們要了解名畫時,她就化身為蒙娜麗莎、維納斯,甚至還化身為中國古代仕女,當然了,在中國古代仕女的寬袖長袍上面,頂著的還是一張很Q的巴西小女孩的臉;足球明星羅納爾多則有時候變身為小魔法師,帶著小朋友征服妖怪,有時候又變身小朋友,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忘記上學,看到媽媽發(fā)火就害怕得渾身發(fā)抖……
這些都是巴西漫畫家毛利西奧·德·松薩筆下的漫畫人物。這位已經(jīng)70多歲的漫畫家以系列漫畫莫妮卡聞名,他在全球已經(jīng)售出了超過10億本漫畫書,2007年,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史無前例地任命莫妮卡為形象大使。有趣的是,毛利西奧自己有10個孩子,他在很多場合都談到過,他的漫畫有很多都是他10個孩子的故事。
親子教育這位漫畫大師近日接受記者采訪,談了他的10個孩子的育兒經(jīng)。
問:您從很早就開始創(chuàng)作孩子們喜歡的漫畫故事。漫畫創(chuàng)作是您最初的夢想嗎?
毛利西奧:做個漫畫家是我從小的夢想,在18歲的時候,為了把夢想付諸行動,我拿著自己的繪畫集,離開家去圣保羅挨個敲那些報社雜志的門,希望他們能夠采用我的漫畫作品。結(jié)果可想而知,沒有推銷出哪怕一張畫,反倒是謀了個警務報道記者的差事。為了生存,我接受了這個工作。不過,因為一看到血就要暈倒,我只好花錢請人替我去犯罪現(xiàn)場看,然后回來告訴我后,我再寫稿子。所以這個工作別提有多不適合我了。
不過,當記者的好處就是使我學會了創(chuàng)作必須有一個好的架構(gòu),而且語言表達要盡可能簡潔明了,吸引人。這也正是漫畫所需要的經(jīng)驗。干了幾年,我認為自己得到了足夠的經(jīng)驗,應該繼續(xù)實現(xiàn)夢想。于是又開始畫漫畫了。
問:聽說莫妮卡的原型是您的女兒,而您又是10個孩子的父親,您經(jīng)歷了10個童年,那么這些漫畫中的故事都來源于你的孩子嗎?
毛利西奧: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大多數(shù)來自我的10個孩子。我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角色就是我的寵物小狗,然后創(chuàng)作了小狗的主人,一個很有科學精神,叫“門簾”的聰明小孩。這是當時我認識的一個小男孩。還有一個叫“洋蔥頭”的小男孩,真人也是我身邊的一個小孩,長著很厚的卷發(fā),不過當時我要同時給幾家報社創(chuàng)作漫畫,為了節(jié)省時間,就把“洋蔥頭”的頭發(fā)變成5毛,不過我當時還不知道中國有三毛這個人物。
開始時,我只創(chuàng)作男孩子。因為我不知道女孩的思維模式。當有了女兒后,我就開始創(chuàng)作女孩了。我的二女兒莫妮卡就是漫畫中莫妮卡的原型,她有一副大板牙,非常兇,個性很強,整天拿著小兔子。還有一個女兒瑪卡莉也是我的漫畫人物,很瘦但非常愛吃。漫畫中還有一個人物,名叫“逆反派”的小男孩,他永遠想去嘗試一些新的不同的理解事物的方式,原型就是我的一個兒子。那個喜歡繪畫的女兒瑪林娜,在我漫畫中則有一支神筆。
創(chuàng)作漫畫使我感受到了很多孩子們能感受到但大人往往會忽視的樂趣。也讓我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的成長就是我們慢慢等待他們長大過程,在其中我發(fā)掘了很多創(chuàng)作的靈感,而也感受到了很多樂趣。
問:您的漫畫故事在很多個國家都很暢銷,在巴西占據(jù)了86%的市場,您的漫畫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
毛利西奧:其實所有國家的人都有一個同樣的閱讀傾向,就是喜歡閱讀與自己相關(guān)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應該和讀者很貼心,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自己。而且親情的流露也是全球性的,是人類的共同特點和共同語言。我所創(chuàng)作的人物最共同的特點就是人性,傳遞人性中積極的信念。每個人都可以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樣的書一定會受到歡迎。
當時,占領(lǐng)巴西市場的是美國的漫畫書,我研究了他們的書,發(fā)現(xiàn)有很多系列,和太空相關(guān)的科幻系列;兒童系列;警察偵探型;遠古系列。我把我的人物也進行了劃分,創(chuàng)作了我的兒童系列;太空系列;遠古系列;鬼怪系列。三年以后,我已經(jīng)覆蓋了巴西的300多個報紙媒體。這是1960年到1970年,下一階段就是雜志,70年時,我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雜志,現(xiàn)在發(fā)行覆蓋面幾乎是90%。
問:作為10個孩子的父親,應該覺得承擔了很大責任吧,您覺得應該怎么樣才算一個好父親呢?
毛利西奧:和所有的父親一樣,我也希望孩子們能夠過得幸福。但是我想父親的責任是指導兒女們給自己規(guī)劃一條比較合適的人生道路,一條孩子自己能夠行走的,比較平坦的,正確的道路,能夠讓他們今后有自己家庭的小單元,并且能夠使自己的小單元穩(wěn)定地走下去,這是最基本的。
親子網(wǎng)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扶持,在某些地方有意識地引導一下他們行走的方向,這樣孩子的人生會相對少一些波折。不過,父母要盡量避免干涉孩子的想法。雖然我認為孩子就是我們自己的延伸,我很希望他們繼承我的事業(yè),比如我有一個女兒在繪畫方面很有天分,我就覺得很欣慰。但是我也支持他們走自己想走的道路。我10個孩子里面有6個孩子在參與我做的工作,不過這是他們自己根據(jù)興趣選擇的。而且這6個孩子各自承擔著不同的工作,并不是都搞漫畫創(chuàng)作。我唯一的意愿是希望他們在自己的選擇中獲得成就。
每個人都會為人父母,父母的責任應該是造就有職責的公民。而不是提前讓孩子做很多不應該他們年齡做的事情,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適當?shù)亟o他們堅定的支持就可以了。重要的還是要心平氣和地等待他們長大。
問:您的漫畫書已經(jīng)暢銷了幾十年,關(guān)于閱讀,您對于孩子和家長有些什么建議嗎?
毛利西奧:巴西有一句話,會讀書的人更有價值。在讀書時能夠分享到很有學問的人的學識和精神。好的讀物應該能夠引起共鳴,要是讀者在閱讀中引起共鳴,就會越來越喜歡閱讀。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有閱讀習慣,就會是一個有發(fā)展前景的國家和民族。我的建議就是,看書,看書再看書,這是一輩子的座右銘。
對于家長來說,引導孩子閱讀有兩種方式,一是以身作則,父母有閱讀的習慣,孩子有模仿的行為模式;二是在孩子經(jīng)過之處,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書,他們因為好奇自然會去接觸,如果直接給孩子,他反而不會有興趣。孩子更愛讀那些有點困難,但是有健康的解決方式的故事。
還有就是讓孩子接觸經(jīng)典的藝術(shù)作品。我去巴黎時,蒙娜麗莎的畫像前有一個小孩子在臨摹,給我感觸很大,因為巴西的孩子沒有去博物館的習慣。這也促使我后來以莫妮卡作為經(jīng)典繪畫作品的橋梁。比如莫妮卡就COSPLAY了包括莫奈、戈雅等畫家名畫中的人物。
總結(jié):從以上的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呢?成功并不是努力了就會成功,我們也需要等待,將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暫時的稍微放一下,當機會來臨了我們再展現(xiàn)出來,進而不斷的進步,將自己的愛好與優(yōu)勢發(fā)展的更加有前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61718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