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生命第一天開始
創(chuàng)辦“從出生到3歲”培訓班,以1981年密蘇里州教育部創(chuàng)辦的“父母作為老師”(PAT)的項目最為著名,目前該組織已將它們的項目推廣至全美47個州,培訓了8000名“父母輔導者”。這些工作人員主要是每月對每一個家庭進行一小時的家訪。
美國的另一項以家庭為基礎的父母教育計劃,稱作HIPPY計劃: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指導計劃。該計劃得到了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的支持。HIPPY計劃直接把培訓帶入家庭,計劃中的母親們每周受到一次訪問。每隔一周參加一次與其他父母們的集會。
1997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明確提出“美國教育十點行動計劃”之一“從頭腦啟動計劃”——從生命第一天就開始的嬰兒教育計劃。
新西蘭:教育從出生開始
1972年開始從事嬰兒成長跟蹤。1993年啟動了以前首相名字命名的3歲前嬰兒發(fā)展與教育的國家計劃——“普盧凱特計劃”。新西蘭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報告指出:“教育必須從出生開始。”目前,新西蘭已經(jīng)有82%的3—4歲的兒童加入了早期兒童教育計劃。
秘魯:建立“娃娃之家”
建立了3歲前的“娃娃之家”工程,專門對3歲前的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加納:兒童不能等待
加納有一個以“兒童不能等待”為題的0—6歲兒童發(fā)展計劃,對該階段的孩子進行系統(tǒng)的教育。該計劃已經(jīng)列入國家行動計劃。
臭童媽 的回復: (寫于6/5/2001 2:12:30 PM)
英國的“餐桌教育”
英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tǒng)--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長就開始對其進行了有形或無形的“進餐教育”了。目的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學會良好的進餐禮儀,具備種種值得稱道的素質(zhì)或性格。
鼓勵孩子自己進餐
孩子長到一周歲至一周歲半時,開始喜歡自己用湯匙喝湯吃菜。絕大多數(shù)英國家長認為,孩子想自己進食,標志著一種對“人格獨立”的向往,完全應給予積極鼓勵。
杜絕偏食、挑食
英國人普遍認為,一個人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多是幼兒時期家長遷就造成的,因而他們特別重視幼兒期的偏食、挑食,如幼兒一個勁地只吃某種菜而對其他菜不屑一顧時,家長往往會把此菜收起來。他們還認定,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yǎng),而且會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自私、難以自控等人見人厭的性格。
學習用餐禮儀
英國孩子一般兩歲時就開始系統(tǒng)學習用餐禮儀,四歲時就學到用餐的所用禮儀了。
讓孩子幫忙做事
稍大一些(五歲左右)的孩子都樂于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雜事。這一方面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有一種參與感。
重視環(huán)保教育
五六歲的孩子應知道哪些是經(jīng)再生制造的“環(huán)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為污染環(huán)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他們會在家長指導下自制飲料,盡量少買易拉罐等現(xiàn)成食品,并注意節(jié)約用水用電,因為他們懂得“濫用資源即意味著對環(huán)境保護的侵害。”
國外早期教育五花八門(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5135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