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學習故事:紙盤烏龜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大班學習故事:紙盤烏龜

觀察實錄:
在布置有關動物的主題墻的時候,我拿出了蛋糕盤子和廢舊的彩紙,想嘗試剪出烏龜?shù)乃闹、腦袋和尾巴。萱萱看見了我在準備的材料,自告奮勇想要嘗試制作烏龜。我提醒她四肢應該是一樣的,所以一開始她猶豫不決,不知道用什么顏色的彩紙,后來出乎我意料的選擇了橙色和藍色,分別作為前肢和后肢。她按著順序先剪,再貼,在貼的時候還自言自語強調(diào)著,“腦袋要大一點,我要畫上烏龜?shù)难劬Α。于是烏龜(shù)纳眢w都粘貼好了,她并沒有習慣性地用桌上的油畫棒給烏龜涂色,而是饒有興致地說:“我要用廢紙給烏龜做花紋!本o接著他繼續(xù)用藍色和橙色的彩紙剪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圓形和三角形,再一個一個地粘貼到烏龜?shù)臍ど厦妗K闹谱魍瓿珊,身旁的孩子都連連贊嘆,萱萱做的小烏龜好可愛呀!
情況分析:
《指南》中的藝術領域第二方面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中目標1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5-6歲的目標提到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在萱萱的操作過程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愛思考,敢表現(xiàn)的學習者。從剛開始迷茫地選擇小烏龜四肢顏色,到最終色彩混合搭配,再到后來創(chuàng)造性地用碎紙片粘貼在烏龜殼上面,她一步步地嘗試、探索,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烏龜殼,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學會的經(jīng)驗傳授給同伴。
教師后續(xù)支持:
⒈萱萱運用廢彩紙粘貼裝飾烏龜殼的方式,其實并沒有多新奇,因為在美工區(qū)我們嘗試過這樣的制作方式?少F的是孩子在面對老師提供的單一的工具材料中,敢于去跟著自己的內(nèi)心去動手,這就是創(chuàng)造。老師應及時肯定孩子的做法,
⒉通過對材料提供的方式和種類的改變,促進孩子們自主學習探究。例如,針對“顏料”,我們就可以提供各種工具讓孩子來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當然也可以選擇不提供,吸引孩子們自己注意觀察在美工區(qū)能用到的材料,激發(fā)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3057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