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警惕這些家常話,別讓孩子“跑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下面是父母往孩子大腦中,可能“存儲”過的4個常用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樣讓孩子產生誤解,又要如何才能盡快改正那些歪曲的理解!看完文章后,寶爸寶媽可別再繼續(xù)誤導孩子哦。

1.“我們買不起!”

  聽起來很耳熟吧,你說過嗎?不管父母的出發(fā)點如何,在并非一貧如洗的情況下哭窮,會讓孩子誤以為你在杜絕他的貪婪。成人也不一定能明白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今天買不起,永遠買不起,又或者你只是不想在這上面浪費錢?

  

2.“寶寶,要什么只管跟媽媽說”

  有的父母的確過于疼愛孩子,逛商店時,孩子就像有了金手指一樣,指哪打哪。這樣肯定會寵壞孩子。有的父母不管去哪買東西,總不忘了給孩子添個玩具或買件衣服。問題在于,好不容易爸媽忍心對孩子的要求說個“不”,孩子早已不能接受了。如果孩子認為,錢總是會有的,而價格從來都不是問題,那么他在以后的人生經歷中將很難獲得動力。他會覺得生活得好是理所當然,不好就是別人欠他的了。

3.“爸爸、媽媽如果不工作,怎么給你買禮物啊”

  父母難免有因為工作忙,不能陪孩子玩的時候,而這時候孩子卻又特別黏人。所以,“爸爸、媽媽如果不工作,怎么給你買禮物”的話就很容易脫口而出了。對付大人的這一招,孩子們也有必殺技:他會挺起小胸脯保證“我再也不要玩具不管你是因為對工作的熱愛,或者經濟壓力迫使,對于“工作狂”父母,孩子們只有一個理解--“他們不肯陪我”。

 

4.“別告訴我別人有多少玩具,對你來說,這些足夠了”

  孩子們串門之后,總喜歡告訴媽媽,鄰居家有多少玩具。這時候,敏感的父母很喜歡說,“你是不是又想買新玩具了,你的玩具已經夠多了。”不過,這時候小朋友的腦子里早已浮現一整床玩具的畫面,爸爸媽媽說什么都聽不進去了。對父母來說,真正的問題不在于買那一兩樣東西,而是一聽到孩子說這種話,就過于機警地、條件反射式地害怕: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貪婪。

靜下來的時候也會想想,他到底是想再要一個玩具,還是只是單純地描述她在鄰居家看到的情況?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如果你過于急切地否定孩子,這會讓他感覺受挫、委屈,因為他不知道究竟為什么媽媽會對她這么生氣。如果第二天,你又恰巧為自己購進一雙新鞋,孩子就更會覺得你很虛偽,之前所說的一切不過只是對他的“單邊條約”罷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7097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