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性格養(yǎng)成很重要!別再讓你的寶寶拿哭鬧當“武器”了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不少媽媽都會有同一個煩惱,寶寶好像經(jīng)常會用哭鬧來作為“武器”,為了一顆糖或者一個小玩具就哭鬧不止,我們怎么勸說都沒用,就勢要達到訴求才會停止。這個現(xiàn)象可以稱為“習慣性哭鬧”,其實這現(xiàn)象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那么知道了原因以后我們又要怎么來解決呢?

為何養(yǎng)成/造成?

1、寶寶還小,不會表達

有時候原因很簡單,寶寶還小,還未學會說話或者是表達能力還不強的時候,有些時候想跟父母訴求一個事情又無法讓父母一下子理解,寶寶就很容易心急又煩躁。這時候?qū)殞氈荒芤钥摁[來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是因為著急而無法不以哭鬧表達。

2、嘗試到哭鬧的甜頭

寶寶其實十分的聰明,只要他有一次以哭鬧作為“武器”成功了的經(jīng)歷,他就會把這個記在心上。下一次無論有理的或無理的訴求都會以哭鬧來爭取。

3、嘗試去挑戰(zhàn)規(guī)則

每個人都會有嘗試去挑戰(zhàn)規(guī)則的欲望,寶寶也不例外。對于寶寶來說的規(guī)則包括能不能吃糖果呀,能不能玩電插頭呀,能不能晚上不吃飯等等很多瑣事。父母所定下的規(guī)則,寶寶有可能會作出抗爭,而寶寶的抗爭形式就是哭鬧。

4、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寶寶過于大聲或者嚴厲的呵斥,都會造成寶寶弱小心靈的傷害。此時寶寶就會學著父母來發(fā)脾氣,或者是因為驚嚇只能以哭鬧來表達內(nèi)心的恐懼。

5、父母/隔代老人的過分遷就或?qū)櫮?p>過分的遷就和寵溺不只會讓寶寶性格變得蠻橫無理,更甚者會造成寶寶性格上的缺失,使其無法學會體諒別人,將心比心。特別是隔代的寵溺,更是會讓寶寶肆無忌憚地去挑戰(zhàn)父母的威嚴,所以父母首先要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下心理建設(shè),讓他們不能看不過眼寶寶哭鬧,只要是無理的就應(yīng)該不予理會。

如何解決/應(yīng)對措施?

遠離觸發(fā)區(qū)域,安撫情緒,作出共情,提出解決方案

由于寶寶還小,自控能力較弱,寶寶只要一直在觸發(fā)區(qū)域或面對訴求物是基本無法自控的。所以寶寶哭鬧時應(yīng)馬上抱離觸發(fā)區(qū)域,再配合耐心的安撫,先讓寶寶情緒平復(fù),才能嘗試去共情,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舉個栗子,寶寶咳嗽卻面對心愛的雪糕誘惑,這種情況下只要雪糕在或者是雪糕店鋪在眼前,父母肯定是勸說無果的,但是只要遠離區(qū)域后把寶寶穩(wěn)住了,這時候就可以和寶寶作出共情說:“其實媽媽也想吃呀,但是吃了有可能咳嗽更嚴重了,那么寶寶要吃藥打針的話其實媽媽會心疼呢!倍筇岢鼋鉀Q方案:“我們現(xiàn)在先不吃,等咳嗽好了就可以吃了呀!碑斎,父母一定得記住你所提出的承諾呢~

鍛煉延遲滿足

多數(shù)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對于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東西根本沒有耐心多等待一會兒,尤其對于就在眼前的誘惑物。寶寶對眼前的誘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較弱。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在平日里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從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讓寶寶覺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媽都會立刻滿足,形成一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感覺。這樣當孩子偶爾不能如愿以償?shù)臅r候,就容易大發(fā)雷霆。例如每次寶寶想得到一個東西時,我們可以先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或者是要求其等待一小段時間,并且說明等待的原因。

合理的漠視

寶寶哭鬧的最終目的肯定是得到父母的注意,訴求的滿足。而合理的漠視,對寶寶的哭鬧進行短暫的置之不理是個很好的方法,寶寶會慢慢認識到,其實哭鬧并不是唯一讓父母理會的方法。如果寶寶在任意哭鬧,那么不要理會他哭鬧時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要讓他明白,叫喊沒有用,只有好好說話,你才會注意聽。

父母控制好情緒并且理解寶寶情緒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愛發(fā)脾氣的父母通常會有一個愛發(fā)脾氣的寶寶,寶寶會誤以為這就是正確的發(fā)泄情緒方式。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切記自已不要經(jīng)常發(fā)脾氣,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fā)。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想,對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長一定要給寶寶提供充分表達內(nèi)心想法的機會。有時候當寶寶喋喋不休地向家長講述某件趣事時,家長們卻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經(jīng)心的點點頭或哼哼兩聲,那么寶寶會十分惱火的。所以,家長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事務(wù),以專注的神情傾聽寶寶的話語,以欣賞的態(tài)度理解寶寶的話語,并饒有興趣地和寶寶聊一聊,說一說,那對寶寶將會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家人對于原則必須保持一致性

家人應(yīng)該達成共識,維護家里的原則,并且商量好到底得“聽誰的”,一旦決定了聽爸爸的或者是聽媽媽的,就必須把這個形象樹立起來,無論誰都不要質(zhì)疑,這樣更有利于去讓寶寶信服勸說或者遵守原則。當寶寶哭鬧時,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要一致。千萬不要在成人中間形成幾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勸,有人離寶寶而去,還有人跑到寶寶面前討好,更不要當著孩子寶寶面前爭論。有些家庭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隔代老人就爭著出來勸阻或者去討好寶寶,這樣不僅不利于寶寶的教育,還會讓寶寶覺得有靠山,父母毫無威嚴與信服度可言。成人彼此之間一定要溝通好,一旦寶寶發(fā)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態(tài)度,否則他就會更加變本加厲。

幾乎每個2歲大 的孩子都會不時耍些脾氣;一些身體健康的孩子更是經(jīng)常這樣。孩子一般都是從1歲左右開始發(fā)脾氣,在2-3歲時達到高峰。這種情況有許多原因:挫敗感、疲勞、饑餓、憤怒,或者恐懼。那些情 緒緊張、生性叛逆而又對變化敏感的孩子相對而言更容易發(fā)脾氣。有時候,父母能感覺到孩子激烈的情緒 ,所以能通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來緩解這種情緒,比如在適當?shù)臅r候給他一塊點心,或者離開過于刺激的環(huán)境。也有些時候,孩子的脾氣會突然爆發(fā),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這陣暴風雨自己停息。

——引用《斯波克育兒經(jīng) 》

你的寶寶有這種情況嗎?你又是怎么應(yīng)對的呢?還有沒有在育兒時遇到什么煩惱呢?來留言大家交流一下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30737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