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一:好話壞說,明褒暗貶
父母口頭禪:“你今天終于沒有做錯,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從明天開始不要再做錯了!”
傷害指數(shù):★★★★★
情景回放:
您把照顧金魚和給盆栽小西紅柿澆水的任務交給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兩次金魚就是3天忘了喂食,更想不起要給小西紅柿“喝水”了。但是最近3天,他卻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您心里雖然滿意,嘴里卻說:“你這幾天終于記住了自己該做的事,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明天可別再忘了!”
孩子“傷”情:
這樣的表揚很勉強,而且隱含著批評,無形中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讓他覺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媽媽的眼睛總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上,不得翻身。
糾錯處方:
孩子有了進步,本來是好事。如果給表揚加上陰影,就是家長的不是了。與其強化孩子的弱點,不如將他的點滴成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掛在嘴邊,突出他的長處,讓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所以,對孩子責任心的提升,媽媽要一項一項地肯定:“嗯,給魚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適,水也換好了,還刷了魚缸;給西紅柿早晚澆了兩次水,看它的葉子都笑了,它們肯定會越長越壯!”孩子雖小,但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夸獎,希望家長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點一滴都不忽略。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禁忌二:無的放矢,盲目比較
父母口頭禪:“你做得真棒,比強多了。”
傷害指數(shù):★★★★
情景回放:
孩子興高采烈地拿著他在幼兒園畫的畫給您看,是《小白兔拔蘿卜》的填色圖,他的眼神期待著您,您煞有介事地說道:“畫得真棒,你一定是你們班上畫得最好的!”
孩子“傷”情:
班上的孩子自身條件不一樣,起點也不同,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顯然有失公平,況且今天你表揚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沒能達到今天的水平,內(nèi)心會很沮喪,這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壓力。這樣大而空的夸獎并不能給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覺,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樓閣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負。他盲目地認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進而難以形成對事物恰當?shù)呐袛嗪头直婺芰Α?/p>
糾錯處方:
表揚孩子做事的過程比表揚他獲得的結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鳴,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視他是否努力,關注他的點滴進步,慢慢地幫助他建立起自信。通過細化過程,強化他所取得的每一個小小的成功,找出對付弱點的辦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個挫折,平和地面對困難,避免被小小的不順擊得一敗涂地。
所以,這時您不如說:“你這幅畫畫得很仔細,顏色一點也沒涂到線的外面;顏色也好看,能跟媽媽講講為什么選這幾種顏色嗎?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 從而引發(fā)孩子講一講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畫筆表現(xiàn)的,最后不妨再提一點建議。
您對作品的評論和指點能引發(fā)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因為您給予他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好”與“不好”的判斷,而是對過程的關注,使他明確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滿足感油然而生。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禁忌三:沉溺歷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頭禪:“你居然得獎了,真是媽媽的驕傲!你以后一定還能得到更多的獎!”
傷害指數(shù):★★★★
情景回放:
輝輝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競賽得了“第一”,輝輝媽滿心歡喜,不論時間,不論場合,經(jīng)常在客人面前表揚輝輝,把輝輝的“光輝歷史”掛在了嘴上,并常對輝輝說:“我們家輝輝在全校的比賽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比賽上得獎。”
孩子“傷”情:
輝輝媽這樣做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績?yōu)楹⒆哟_立一個“高標準”,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須達到,否則就是 “驕傲、退步”。此時的表揚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為了孩子的“緊箍咒”,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糾錯處方:
家長應該注意,我們表揚孩子“已經(jīng)取得”的成就,是為了激勵他獲得更多的“還沒有得到的”成就。表揚,是為孩子樹立一個“前進的”奮斗目標,而不是為孩子確立一個“不能退下來”的標準:家長在孩子取得好成績之后,不要用“你必須保持現(xiàn)有狀態(tài)”來要求孩子。
面對孩子已有的成績,家長應該向孩子說:“你干得真不錯,能不能再來一個。”“你已經(jīng)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不能繼續(xù)努力,進一步克服不足,進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二十五名。”夸獎之后,緊接著幫助孩子制定一個“高半步”的新目標,使他不會停頓下來,也不會失去信心。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無度
父母口頭禪:“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個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傷害指數(shù):★★★
情景回放:
在勞動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回家?guī)图议L做一件家務。于是強強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雜亂的書桌。媽媽看到了高興地說:“強強能做家務了,真是個好孩子。”
星星考試得了第一,揮著試卷給媽媽看,媽媽說:“星星真是個聰明孩子,將來準能考上清華。”
孩子“傷”情:
這樣的表揚,是做父母最常說的,表面上看,對孩子有一定的鼓勵作用,可是這樣隨意的話說多了,會使孩子順著家長的思路進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個高分,因此我是聰明孩子。
但是,孩子按照家長的思路,還可能進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錯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個壞孩子;我在一次考試中得了低分,就是一個笨孩子。這種 “以偏概全”式的獎勵,會使孩子錯誤地把一件事情成敗的評價,當成了對自己整體的評價。而且過度的表揚,會造成孩子錯誤地認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不起外界的批評,在競爭中經(jīng)不起挫折與失敗,對孩子造成所謂的“捧殺”。
糾錯處方:
一些被評價為“好孩子、聰明孩子”的家長要特別注意對孩子不要“過度表揚”: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只是對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進行評價,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結果作為對“整個人”的評價。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孩子講講“量變到質變的關系”。
比如,孩子考試得了高分,家長應該說:“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能驕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斷獲得好成績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揚, 只有一次次地不斷地為家里貢獻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對家庭負責’”。
123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146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