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秒和千米、噸復習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數(shù)學教案 來源: 網(wǎng)絡(luò)



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guān)時間的簡單計算。
2. 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 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4. 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重點及難點:
注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較好的時間和質(zhì)量單位的概念。
3、 教學策略與手段:
復習整理課是苦燥乏味的,為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本課在教學時首先出示了一些具體動物的知識,讓學生在動物認識上展開復習。其次,我安排了一系列動手排一排和辯論等多種不同的形式開展教學,盡可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參與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再次,注意傳授學生快速記憶的技巧,結(jié)合適當?shù)木毩曥柟毯吞岣咴械闹R。
4、 課前準備:
小黑板和口算卡等等。
5、 教學過程:
(一)重建知識結(jié)構(gòu)
出示一情境(動物王國),讓學生感受到計量單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導入:同學們都喜歡動物嗎?動物世界有許許多多很奇妙的東西,今天我就考考大家,看看哪一位才是我們班的動物小博士!出示這些動物信息。(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判斷)。
①駝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它不能飛,但奔跑迅速,一步可邁出8米。( )。
②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體重相當于35頭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條舌頭就重約3噸。( )。
③刺猬熟睡時,幾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過30分( ),再撈上,它仍然睡著,一個冬眠期能睡200多天。( )。
2、小組組匯報交流:得出正確答案。(在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中增加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好奇心)
3、小結(jié)并揭題:上面這些小動物的本領(lǐng)都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單位表示,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整理和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時間單位、長度單位、質(zhì)量單位。
(二)突出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本節(jié)課復習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廣,給知識的系統(tǒng)整理帶一定的難度。)w
1、同學們,你們能夠快速地給這些單位找到自己的家嗎?(使學生對所有的單位有一個總體上的區(qū)分,不至于單位混淆。)
開展學生動手擺一擺,給單位找家:
時間單位:時、分、秒。我們學習了這些單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學有所用,讓學生自己闡述數(shù)學知識的作用!)
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我們學習了這些單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學有所用,讓學生自己闡述數(shù)學知識的用處!)
質(zhì)量單位:噸、千克、克。我們學習了這些單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學有所用,讓學生自己闡述數(shù)學知識的用處!)
2、感受每一個單位的大小。
①分組比較。(小組內(nèi)各個單位間的大小比較,注意比較比較時,用一個單位去比較。)
時間單位哪個最大,哪個最小?(時?分?秒能不能這樣說,為什么啊)
長度單位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能不能這樣說,為什么啊)
質(zhì)量單位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噸?千克?克能不能這樣說,為什么啊)
②分別感受1個單位的大小。
③說說什么時候用時間單位?什么時候用長度單位?什么時候用質(zhì)量單位?(找一找,生活中1個單位大小的實例。)
④強化:(估計、估測)(加強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于生活。)
1小時、1分鐘、1秒鐘你能分別做些什么?
什么東西的長度約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東西的重量約是1噸、1千克、1克?
3、進率
①填寫:
時-→分-→秒 1小時=(60)分 1分=(60)秒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噸-→千克-→克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②強化記憶:如妙用左手五個手指"直觀法"巧記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③單位換算
7分=( )秒 2小時=( )分
3千米=( )米 40毫米=( )厘米
8000米=( )千米 2分米=( )厘米
7000米+3000米=( )千米 5000千克=( )噸
7000米-2千米=( )千米 4噸=( )千克
4、應(yīng)用
①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或數(shù)。
我的身高是15( ),體重是25( )千克
茶杯的高是10( ),書本的厚約( )厘米
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70( )
大象的體重約( )噸,小明大約每天睡10( )
②計算: 3千米-200米=( )米 7000千克+5000千克=( )噸
2分-20秒=( )秒
③貝貝到公園要走( )米,到學校最近的一條路要走( )米,遠的一條路要走( )米。
③書本作業(yè)(第122頁第8題)
④選幾個單位名稱,讓學生說一段話。(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描述你生活中的一個情景,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探究生活問題
1、目測指定實物的長度、重量?(教師給出物體。學生目測估計。)
2、說說時間單位的作用?(跑步、車子到站、火箭發(fā)射……)
(四)全課總結(jié),回顧本課的知識點。(請學生談?wù)勀氵@節(jié)課的收獲)
九、 知識結(jié)構(gòu)或板書設(shè)計:
時間單位:時-→分-→秒(進率是60)
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五指記憶法)
質(zhì)量單位:噸-→千克-→克(進率是1000)
十、 作業(yè)設(shè)計:
單位換算
7分=( )秒 2小時=( )分
3千米=( )米 40毫米=( )厘米
8000米=( )千米 2分米=( )厘米
7000米+3000米=( )千米 5000千克=( )噸
7000米-2千米=( )千米 4噸=( )千克
4、應(yīng)用
①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或數(shù)。
我的身高是15( ),體重是25( )千克
茶杯的高是10( ),書本的厚約( )厘米
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70( )
大象的體重約( )噸,小明大約每天睡10( )
②計算: 3千米-200米=( )米 7000千克+5000千克=( )噸
2分-20秒=( )秒
③貝貝到公園要走( )米,到學校最近的一條路要走( )米,遠的一條路要走( )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xiaoxue/36410.html

相關(guān)閱讀: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16周整理與復習集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