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
一本書出現(xiàn)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知道掌握一本書的架構是絕對需要的,這能帶引你發(fā)現(xiàn)閱讀任何一本書的第二及第三個規(guī)則。我們說的是“任何一本書”。這些規(guī)則適用于詩集,也適用于科學書籍,或任何一種論說性作品。當然,根據(jù)書本的不同,這些規(guī)則在應用時會各不相同。一本小說和一本政治論述的書,整體結構不同,組成的篇章不同,次序也不同。但是,任何一本值得讀的書,都會有一個整體性與組織架構。否則這本書會顯得亂七八糟,根本沒法閱讀。而爛書就是如此。
我們會盡量簡單地敘述這兩個規(guī)則。然后我們會加以說明及解釋。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規(guī)則是: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nèi)容。
這就是說你要盡量簡短地說出整本書的內(nèi)容是什么。說出整本書在干什么,跟說出這本書是什么類型是不同的(這在規(guī)則一已經(jīng)說明過了)。“干什么”這個字眼可能會引起誤解。從某一方面來說,每一本書都有一個“干什么”的主題,整本書就是針對這個主題而展開。如果你知道了,就明白了這是什么樣的書。但“干什么”還有另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更口語化的意義。我們會問一個人是干什么的,他想做什么等等。所以,我們也可以揣測一個作者想要干什么,想要做什么。找出一本書在干什么,也就是在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主題或重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udu/50113.html
相關閱讀:快速閱讀的一些經(jīng)驗體會
怎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幾個簡單的速讀技巧
毛澤東的讀書法
直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