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立刻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賞析
人以飽蘸豪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聲調,秀麗刺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如同忽然間拉開帷幕,在人們的面前展示出五彩繽紛、目不暇接、酒香四溢的隆重筵席。這氣象使人驚喜,使人高興,為全詩的抒懷發(fā)明了氣氛,定下了基調。第二句開頭的“欲飲”二字,渲染出這美酒佳肴盛宴的非凡的誘人魅力,表現出將士們那種豪放爽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飲”未得之時,樂隊奏起了琵琶,酒宴開端了,那急促歡快的旋律,像是在督促將士們舉杯痛飲,使已經熱烈的氣氛登時沸騰起來。這句詩轉變了七字句慣用的音節(jié),采用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加強了它的沾染力。這里的“催字”,有人說是催出發(fā),和下文仿佛難以貫通。有人說明為:催只管催,飲仍是照飲。這也不切合將士們豪放俊爽的精力狀況。“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聯(lián)想到“動身”,實在在西域胡人中,琵琶原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芭民R上催”,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面。
詩的三、四句是寫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從前曾有人以為這兩句“作曠達語,倍覺悲哀”。還有人說:“故作豪飲之詞,然悲感已極”。話雖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悲”字。后來更有用消沉、凄涼、感傷、反戰(zhàn)等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維情感的,根據也是三四兩句,特殊是末句。“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是一種夸大的說法。清代施補華說這兩句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保ā秿s傭說詩》)這話對讀者頗有啟示!白鞅瘋Z讀便淺”,是由于它不是在宣傳戰(zhàn)斗的恐怖,也不是表示對戎馬生活的討厭,更不是對性命不保的悲嘆。再回過火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面:耳聽著陣陣歡樂、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趣飛騰,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后,便醉意微微了。興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zhàn)多少人回’,咱們不是早將生逝世置之度外了嗎?”可見這三、四兩句恰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并不是什么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縱情酣醉尋得了最存在環(huán)境和性情特點的“理由”。“醉臥疆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邁、豁達、高興的感情,而且還有著殺身成仁的勇氣,這和奢華的筵席所顯示的熱鬧氛圍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歡喜的盛宴,那局面跟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蕩的節(jié)奏所反應出來的情感是奔放的,狂熱的;它給人的是一種沖動和憧憬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點。千百年來,這首詩始終為人們所傳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8543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