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嘆庭前甘菊花》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嘆庭前甘菊花》原文
庭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
明日蕭條醉盡醒,殘花爛熳開何益。
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杜甫《嘆庭前甘菊花》翻譯
、鮑令暉詩:“庭前華紫蘭。”晉《清商曲》:“甘菊吐黃花。”《枯樹賦》:“九畹稱根!
2、魏文帝書:“九為陽數,日月并應,名曰重陽!绷涸墼姡骸皶r蔽摘花人!
3、陶潛詩:“風聲自蕭條!薄冻o》:“眾人皆醉我獨醒。”
4、庾信詩:“殘花爛熳舒!
5、《世說》:顏延之于籬邊,聞張演與客語。《爾雅》:“野外謂之林。”《楚辭》:“哀眾芳之蕪穢!
6、謝?詩:“遇君時采擷!薄侗阕印罚骸俺羰笾毈。”劉楨詩:“萬舞在中堂。”
7、《書扒》:“念茲在茲!古詩:“枝葉日夜寒!
8、陸機詩:“結根奧且堅。”繁欽詩:“惠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薄赌鲜贰罚簞R詩:“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風霜早!
杜甫《嘆庭前甘菊花》賞析
《嘆庭前甘菊花》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詩。此詩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年),是一首七言唐詩。
詩題一作“嘆檐前甘菊花”。此詩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眾芳喻小人,傷君子晚猶不遇,而小人雜進在位也,《杜臆》:菊有甘苦二種,甘者可入藥,苦者似菊而非,其名曰薏。所云眾芳細瑣者,薏之屬也。移時晚。言移植后時。根失所,謂失其故處。
這首詩中菊花意象應是詩人自況。 朱明倫評注此詩“杜甫曾參加過科舉考試而落第,還參加過玄宗特詔的制舉也沒及第,又因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賞識而待制集賢院,結果仍未獲一官半職。此與甘菊遭遇何其相似乃爾!怎能不嘆花且自嘆?”檐前的菊花因為移植的時間晚了,沒能趕上在重陽佳節(jié)引萬千人矚目的環(huán)境中綻放。其后,沒有了重陽佳節(jié)其樂融融的氛圍,賞花人的興致由濃轉薄直至曲終人散,你開的再絢爛多姿又有什么用呢?籬邊的野花被精心采摘,甘菊因為生不逢時,即使花蕾綴滿枝頭,非但不再會有人駐足欣賞,而且將敵不過要與殘酷風霜抗爭的命運。這首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這一年楊國忠屢次進言安祿山將反,不為玄宗所信,相反安祿山被委以重任。李宓攻南詔,到太和城全軍覆沒。與此同時邊將擁兵自重,唐王朝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詩人在詩作中嘆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時,實為嘆息自己沒有機會為國家平定叛亂盡一份綿薄之力。杜甫飽讀詩書,有著高漲的愛國熱情,卻始終壯志難酬。詩人豐富的生命體驗與磅礴的社會背景,時代背景縱橫交錯,抽象的情感經驗凝聚成菊花意象!案示铡庇兄鴺O佳的藥用價值,卻不被人們所采摘,詩人滿腹經綸,卻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時晚”的結局,詩人與菊花有著相似的命運,菊花內蘊為詩人心內之象的寫照。仇兆鰲說:“此詩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眾芳喻小人,傷君子晚猶不遇,而小人雜進在位也。”
這首詩的尾聯(lián)“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看似在嗟嘆菊花長的枝繁葉茂,卻不能避免風雪寒霜的打擊,實卻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氣概,襯托出了菊花高層次、高品味的風格美。“不論現實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會多么凋敝,杜甫決不在它面前閉上眼睛,而是大膽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指出解決的途徑。”菊花的文化寓意與詩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頑強執(zhí)著精神與詩人永不磨滅的意志交相輝映,而菊花的審美意蘊也正與詩人敢于面對現實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意志相映成輝。
庭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殘花爛慢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此詩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眾芳喻小人,傷君子晚猶不遇,而小人雜進在位也,《杜臆》:菊有甘苦二種,甘者可入藥,苦者似菊而非,其名曰薏。所云眾芳細瑣者,薏之屬也。移時晚。言移植后時。根失所,謂失其故處。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459726.html
相關閱讀:答友人憂郁的來信_詩歌鑒賞
新唐書?卷六?本紀第六原文及翻譯
朝三暮四的愛情(節(jié)選)_詩歌鑒賞
傘松和閃電_詩歌鑒賞
正道(節(jié)選)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