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原文

秋夜沉沉此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云。

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注釋

、蘇州: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以姑蘇山得名。大業(yè)初復(fù)為吳州,又改吳郡,唐武德四年(62)又改蘇州。

2、沉沉:形容夜色濃重。

3、陰蟲:秋季鳴蟲,指蟋蟀。

4、切切:形容蟲的鳴聲凄切。

5、毗(pí)陵:隋大業(yè)及唐天寶、至德時,曾改常州為毗陵郡。

6、姑蘇:蘇州的別稱。

7、白云:意為友人去后只剩下一片空虛感覺。

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翻譯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歸去,蟋蟀鳴聲切切不堪入耳。明日你將乘船回毗陵,到那時,回首姑蘇,所見將唯有一片白云。

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賞析

《送魏十六還蘇州》是唐代詩人皇甫冉的詩詞作品,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一、二句實寫,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秋夜的環(huán)境;三、四句虛寫,寫詩人想象別后的明天,自己在歸舟中回望蘇州只見悠悠白云而不見友人;以虛寫實、虛實結(jié)合,拓展了詩歌意境,深化了送別友人時的感情。這首送別短章,寫得明白曉暢而又感情深摯,全詩表達(dá)了送別友人時內(nèi)心的沉重與感傷,也表達(dá)了設(shè)想別后而流露出的留戀、孤獨和惆悵。

全詩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詩中的“實”是詩人送別友人時秋夜的環(huán)境,“虛”是詩人想象別后的明天,自己在歸舟中回望蘇州只見悠悠白云而不見友人;詩人借助想象,運用以虛寫實的手法拓展了詩歌意境,深化了送別友人時的感情、留戀、孤寂和感傷。全詩結(jié)構(gòu)巧妙,語雖平淡而意味深長。疊字的運用使詩讀來瑯瑯上口,富于聲情美。

“秋夜沉沉此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這兩句寫詩人在秋夜沉沉的晚上,聽著蟋蟀切切的鳴叫聲,想到自己明天就要與友人分別,心情異常沉重。

在寫法上,這兩句真切地寫出了送別時那種黯然神傷的環(huán)境,通過環(huán)境的烘染,把即將離別的愁緒表達(dá)得婉轉(zhuǎn)有致。“秋夜”,點出送別的時間。秋天氣氛肅殺,特別是在秋天的晚上,本來就容易勾起對朋友的思念,而偏偏在此時,自己卻要送好友離去!按怂途比,字字透出送別時的凄苦之情。“沉沉”二字,一方面從視覺著筆,寫在船上看見四野茫茫,黑夜深深,無邊無際,什么也看不清;另一方面寫出了作者的心情相當(dāng)沉重,可謂一箭雙雕。同時,作者又從聽覺著筆,寫兩岸草叢中蟋蟀的鳴叫,“切切”的叫聲似在相互傾訴,又似在低低飲泣,這悲傷的秋聲,使即將離別的人不忍卒聞。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選取了最能代表秋夜傷懷的景物,交叉描寫,雖沒有明說送別的愁苦,然而經(jīng)過環(huán)境的渲染,這種愁苦具體形象,伸手可觸,真正做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云!边@兩句作者以想象中的明天,與此時的秋夜作對比,進(jìn)一步表達(dá)了離情別緒。作者想:今夜,雖然有離別的愁苦,但畢竟還沒有分手,還可以在一起傾心敘談。而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到明天,當(dāng)我再在這只船中回望你所在的蘇州時,那就見不到你了,唯見到滿天的白云。到那時,凄然孤獨之情,一定比今晚更深更濃。

這兩句看似在寫明日的白天,其實仍是在寫今晚的秋夜,通過這樣別出心裁的安排,更為深刻地表達(dá)出秋夜送別的難分難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11837.html

相關(guān)閱讀:拉伊莎_詩歌鑒賞
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yuǎn)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季節(jié)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