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兩首
李 賀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注】 房星:《晉書天文志》中有房四星,亦曰天駟,為天馬,主車駕。房星明,則王者明。
(1)這兩首詩分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
前一首詩表現(xiàn)了馬在困境中仍保持骨力堅勁的美好品質,表現(xiàn)了作者在困厄中仍然堅守的堅貞、剛毅的精神和對自己懷才不遇的凄涼境況的怨憤。后一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因熱望建功立業(yè)而不被賞識所發(fā)出的悲慨。
(2)這兩首詩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
答案:前一首詩主要使用對比手法,借此馬與凡馬、馬的形體與馬的精神的對比,突出了馬的特殊命運和內在品質,并借此抒懷。后一首詩主要使用烘托的手法,借外在環(huán)境的孤寒,反襯馬建功立業(yè)的熱望,曲折表達作者壯志難酬的幽怨。
解析:
品味重點詩句,是作答試題的關鍵。如第一首詩,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盡管馬的境遇惡劣,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卻仍然骨帶銅聲。銅 聲二字,讀來渾厚凝重,有立體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豐富:銅聲悅耳,表明器質精良,從而生動地顯示了這匹馬骨力堅勁的美好品質。猶自表現(xiàn)了作者在 困厄中仍然堅守的剛毅精神。借馬的形體與馬的精神的對比,突出了馬的特殊命運,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再如第二首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兩 句展現(xiàn)出一片富于特色的邊疆戰(zhàn)場景色。這片戰(zhàn)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于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再如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 秋,即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金絡腦屬貴重鞍具,象征馬受重用,此句表達了作者因熱望建功立業(yè)而又 不被賞識而生的悲慨。
對比賞析
李賀的《馬詩》共二十三首,《馬詩此馬非凡馬》這是第四首。這首詩寫馬的素質好,但遭遇不好。用擬物的手法寫人,寫自己,是一種借題發(fā)揮的婉曲寫法。
《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xiàn)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xiàn)方法屬比體。而這首詩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現(xiàn)出一片富于特色的邊疆戰(zhàn)場景色,如同運用賦的手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zhàn)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于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鉤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尋章摘句老雕蟲》)匠心正同,鉤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lián)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zhàn)斗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際,正是藩鎮(zhèn)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zhèn)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xiàn)實感慨的。思戰(zhàn)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際上是開啟后兩句的抒情,又具有興起的意義。
三、四句,詩人借馬以抒情: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馬詩龍脊貼連錢》里說:龍背鐵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誰為鑄金鞭?其中無人織錦?二句的慨嘆與何當金絡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金絡腦、錦?、金鞭統(tǒng)屬貴重鞍具,都是象征馬受重用。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yè)而又不被賞識所發(fā)出的嘶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402024.html
相關閱讀:江城子-段成己-閱讀答案鑒賞賞析欣賞試題
席慕容《長城謠》課內閱讀二附答案
裘萬頃《早作》閱讀答案及賞析-詩詞閱讀
李清照《怨王孫》閱讀答案附賞析
滿江紅?山居即事 辛棄疾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