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 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 楚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①,果誠何如?群臣莫對。
江乙②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 我長③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④萬,而專屬⑤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
【注】①昭奚恤:楚國的令尹(相)。②江乙:衛(wèi)國人,當時在楚國做官。③長:為首領,執(zhí)掌。④帶甲:精兵。⑤屬:隸屬,歸屬。
7.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2分)
(1)今齊地方千里____。
(2)獸見之皆走____。
8.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4分)
(1)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文:
(2)猶百獸之畏虎也。
譯文:
9.【甲】【乙】兩文都采用設喻方法說理。【甲】文鄒思用切身經歷設喻,勸諫齊威王____;
【乙】文江乙用寓言設喻,告訴楚宣王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寓言故事是____ 。(2分)
參考答案:
7. (1)方圓 (2)跑(2分)8.(4分)(1)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進諫的了。(2)這就象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9.(2分)甲: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乙:狐假虎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231457.html
相關閱讀:高觀國《生查子?詠芹》閱讀練習及答案
陶淵明《歸園田居》王維《田園樂》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王士禎《書劍俠事》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明史?顧錫疇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海鷗與巷燕》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