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品行正是佛經上所說的正業(yè)。不過品行是一個相當抽象的名詞,所以我們要從實踐的層面來看它,才能體會到豐富的意義。這就是為什么要從“實踐智慧”來看正業(yè)。
真正的善行不是墨守道德的成規(guī),因為規(guī)范是死的,情境是活的;規(guī)范是限定性的,生活的情境是開放性的;所以沒有實踐的智慧,就不可能作正確合宜的行動。禪家所謂:
一愿也教你行,
二愿也教你行。
光明的人生必須具備實踐的智慧。它是一種行動的力量,能判斷是非曲直,給自己一種義務感,去解決問題,去過成功的人生。它也是一種反省思考的歷程,從中你能清楚的認知、行動、檢討和實現(xiàn)你的目標。它至少包括以下幾個特質:
把干擾思考的因素如自私、貪婪、面子、不安等清除掉,就能認清問題,作出正確的響應。紛擾、不單純的心,正是陷入困擾的原因。
不斷擴充你的經驗和知識,它能孕育你的行動智慧。
對于該做的事,一定要采取行動。
檢討行動結果是實踐智慧的一部分,它能不斷增強實踐能力。
實踐智慧的培養(yǎng),并非個人單方面努力即能獲致的,必須有好朋友切磋砥礪才行。人類的知識是在相互激蕩中越辯越明。“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我們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從朋友那里學來的,良好的行動也是從團體生活中獲得的。所以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則:
好的人際關系和合群的態(tài)度,有益于實踐智慧的成長和培養(yǎng)。
透過小團體的交換意見和相互回饋,有助于實踐智慧的發(fā)展 催眠原理。
從實際生活和工作經驗的討論中,容易促進自己心智結構的豐富化。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看法是“知識即是道德”,豐富的知識使人的行為成為善行。在禪者的眼里,唯有行動能符合“應然”,那才是真正的道德。這兩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認為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你就不可能洞識到那道德是什么。如果沒有實踐的能力,光是知又有什么用呢?禪所重視的正是知與行的相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qianneng/kaifa/36794.html
相關閱讀:《全腦超能全書之創(chuàng)造力》重點筆記一
潛能秘密知多少
潛能開發(fā)的第十定律——工具律
潛能開發(fā) 成就夢想
人腦潛能是如何被浪費掉的